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太华场上”的共富“密码”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委组织部 罗凉戈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太华场村位于四川省南部县西南方位,紧邻国道212线、G75兰海高速,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优良。全村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0亩,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960户、3249人,党员124人。近年来太华场村坚持党建引领,探索“以桑为媒、借船出海、聚土生财、就地掘金”四型模式,有效突破了村集体经济“办不好、做不大、走不远”的瓶颈,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快速持续发展。2022年,获评“全省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先进村”。

  以桑为媒,蹚出共富新丝路。挖掘地方特色,做强特色产业,是太华场村发展的一个思路。2021年2月,太华场村在村两委的引领下,利用村原有的800亩蚕桑产业基地,成立了南部县太华场村蚕桑专业合作社,经营桑芽与桑叶,并与南充尚好茶厂建立了固定的供销合同,形成了“公司+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2021年,又利用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开发整治撂荒地,新发展桑树产业200亩,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园不仅要建好,更要管护好,要将产业园建设成为让村集体和群众增收的致富园”,这是太华场村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呼声。为此,太华场村探索建立了“养殖大户承包、集中代管共育”的模式,将产业园承包给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有劳力的蚕桑养殖大户,由养殖大户带管带育蚕农的小蚕,蚕农按蚕种纸张提供桑叶,支付共育费用,节约饲养成本。为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让蚕桑产业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太华场村以党支部为主导,建立了“支部+联合体农场+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成立功能型党小组,以党员户为中心,各小组分别成立联合体农场,邀请龙头企业专家、蚕桑指导站技术人员下沉桑园、蚕室,由党员中心户先行先试新养殖技术,并向周边农户辐射推广,解决养蚕技术问题,持续不断的技术更新升级,培养了一批养蚕“土专家”,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太华场村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蚕桑产业为媒,做强做深产业链条,2022年依靠蚕桑产业园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蹚出了一条致富“丝”路。

  借船出海,股份合作促双赢。太华村交通条件便利,G75兰海高速紧邻村社,国道212线距离仅4公里,加之村水资源条件优越,村内的小二型水库太华水库自然环境优美,十分适合发展农业观光旅游。2020年,村集体与本土乡贤谢家学创办的南部县慈耳湖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以水库为中心,大力发展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康养产业,挖潜“农业+文旅+康养”新模式,面向老年游客推出“赏湖景、渡幽径,观芳树、听丽鸟,采桑葚、品桑茶”系列路线,走出了一条农旅康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每年参与分红8万元。目前,该基地已经成为太华场村的一张靓丽名片。2022年,到村采摘桑葚、观赏游玩游客达5000余人次,带动37名群众通过入基地务工增收20余万元。

  聚土生财,服务创收焕生机。太华场村在村级建制调整后是“四合一”的大村,全村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在土地、人力等资源上有着其他村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针对部分农民不愿种田,而种养大户和农业企业想扩大规模却没有土地的矛盾,太华场村班子成员和村民小组长一道,对全村9个村民小组960户农户家庭进行逐一摸排统计,把不愿务农且自愿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农户进行登记造册,并把这些土地面积调剂成片,形成规模后公开招租。同时,为让撂荒土地重新焕发价值,太华场村在治理荒地和转变村民观念上“双管齐下”,一边整治撂荒地,一边积极向群众普及宣传粮食安全、复耕复种政策知识,通过土地流转、代种、自种等方式,推动土地资源整合,将小块、分散的土地整合成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积极招引业主流转土地发展农业产业。目前全村集中成片流转土地900余亩,主要用于粮油种植,村集体每年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增加收入6万元。

  就地掘金,巧变物业成富业。2021年,太华场村争取到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如何用好用活项目资金,对太华场村是一份机遇和挑战。为此,太华场村先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企业发展对标准厂房需求大的特点,商议利用部分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和村集体闲置土地建设库房。在村民的广泛认同声中,“就地掘金”的招租选资设想成为现实。村党支部在项目开工前主动招商、多次筛选,最后与四川省中能祥有限公司签订库房租赁合同,租赁期限20年,库房主要用于公司的高铁电网产品的中转存放。如此以来,面积600多平米的库房得以顺利建造,每年为村集体经济产生6万元收益。

  归游民于蚕桑,实陂池以新颜,垦荒土为农郊,变闲产为富地。太华场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主动出击,积极作为,运用多种方式整合盘活资源,实现了发展的华丽蝶变。
发布人:半竿山月 发布时间:2023-3-2 08:53 收藏 阅读人次:3160

初审:高朗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