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于乡野中奔流 于历练中成长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平桥镇后村选调生 陈泽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村里的两委会结束后,我徒步走在回住处的路上,望着道路两旁的麦田,又回想起刚到村里时的情景,那时是坐在单位的车里看,两边的麦子还是绿的,不高,那种青涩但又斗志昂扬的感觉还依然真实。今日再看,麦子已经长成,变得饱满、金黄,但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凌云壮志没有变,当初立下的铮铮誓言也没有变。汗水不断地在乡野间挥洒,刚出校门的“种子”也在这片沃土中长出了嫩芽,收获了成长。

  成长,是一个个疑问,一次次摸索,也是在“忙忙碌碌”中点燃的“笃学好问”之火。

  刚到村时的我,本以为按照在学校时的方式处理事务,至少不会焦头烂额,但现实情况是,接手一件工作,自己根本不知道从何处起手。刚开始那段日子,村里的文化礼堂回荡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呼救”:“潘书记,种田补贴这个该怎么做?”“陈主任,花溪边上那个项目是怎么报的?”

  村里有各种各样我从没见过的工作,比如美丽庭院建设、建设项目申报与审批、低保户申报、农户走访、配合上级考察调研等等,这些工作在让我感到新奇、苦恼的同时,也激发了我要弄懂弄清的决心。在听到村里谈论我不懂的工作时,我会问上一句,“这个是什么”,开会时遇到不懂的流程,我也会记录在册,并虚心请教。

  从“什么都不懂”到“什么都顶得上”,驻村小陈终是有所提升,也在这片乡土上扎上了根。

  成长,是一杯杯热茶,一声声嘱托,也是在“寻寻觅觅”中笃定的“忠贞为民”之心。

  在学校时,我更多的是跟论文,跟机器、数据打交道。而到了村里,在得知要进行农户走访的时候,一时间真让我犯了难,“怎么和村民打交道?”“该问些什么问题?”“村民会不会不欢迎我?”,这些问题不断地萦绕在我脑海之中,而当我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入村民家中时,这些顾虑都消失得荡然无存。

  “阿婆好,我是新来的驻村,到你们家里了解下情况。”每一户村民在我表明来意时,都表示了热情的欢迎,我们像平时家中一样聊农事,话生活,“平时收入怎么样?”“那失土保有没有保?”,从生活上聊到工作上。这种体验是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也是我在村里的收获中至关重要的,这个收获不单单是农户具体情况的收获,更重要的是知晓联系群众、融入群众并非难事,关键是在于主动,在于要躬身践行,将“心”与“民”放在一起。

  村民家中的热茶、寒暄,临走时的挽留、道别,这些都是我这几个月中最欣喜的回忆,也成为了我做好群众工作最坚实的底气。

  成长,是一步步脚印,一趟趟走访,也是在“点点滴滴”中点亮的“求真务实”之光。

  “小陈,我们再去村里看看搞好了没。”这是村书记对我最常说的话,也是受用最深的话。今年开始,村里就一直在做人居环境整治,刚到村里的我不太懂,书记带着我一户户地走、一处处地看,看到不好的地方,喊上村干部,撸起袖子就开始干。大家一起,抡起锄头,搬起砖头,村里整得越来越好,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每一次的真抓实干都有了结果,求真务实的光也在我心中开始点亮。

  慢慢地,工作变得多了起来,但是躬身践行的道路没有变。从村内的出租屋消防检查到村民的矛盾调解,从农户走访到项目的设计申报,我接过了一个个重活、难活。出租屋的住户白天不在,我就晚上再走,旅游项目的实施需要计划方案,我就联系专业公司进行多次的实地调研。一个又一个脚印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收获的是消防隐患的持续清零、矛盾纠纷的消融化解、村民之间的鱼水之情以及振兴项目的即将落地。

  一次次成功的欣喜,一次次村民的肯定,满足感与成就感接踵而来,脚下的路也走得更加坚定、更加长远。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近一百个日夜的坚守,我跟小麦一样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挥洒汗水,收获成长。在村里的日子还刚刚起步,只盼着来日能继续努力,守护好这片乡土的幸福,书写出新的篇章。
发布人:青萍之末 发布时间:2023-6-8 08:03 收藏 阅读人次:3675

初审:向阳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