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拨云见日”搞调研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委组织部 刘司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提高看问题的眼力、走基层的脚力、谋事情的脑力、解难题的手力,“拨云见日”搞好调查研究,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敏于“拨”草瞻风,于“细微”之处找准问题。“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现的时期,这就迫切需要调研人员敏于“拨草瞻风”,提高看问题的眼力,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要疑字当头。始终保持怀疑,怀疑调研中接触到的每项工作、每件事务和每个环节,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视调研对象,在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中淬炼如鹰般的眼力,问题自然会像野兔一样自己“蹦出来”。要处处留心。在调研时多留几个“心眼”,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打几个“措手不及”,运用对比观察、反复观察、顺序观察、重点观察等方法,从细微处顺藤摸瓜、抽丝剥茧,进而发现问题、找准症结。要系统思考。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想问题,习惯在深入思考、换位思考、逆向思考、发散思考中发现更多问题,注重在同一问题的不同反馈中砥志研思、触类旁通,“见人之所未见”。

  勤于“云”游四海,于“深入”之下体察实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鞋底沾泥,对事物真相和全貌的认识才会更加全面,对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把握才能更加深刻,对解决问题思路对策的研究才能更加透彻,调查研究也才更有厚度。要“身入”一线。多跨出大楼“门槛”,走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校园课堂、居民社区,走进群众“心坎”里去,了解平时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要“心入”一线。真诚地把群众放在心上,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既看“门面”又看“后院”,既听“掌声”也听“嘘声”,及时把“难”事列入问题清单,“烦”事纳入“调研菜单”。要“情入”一线。切实放下“架子”,学会说“土话”、实话、“掏心窝子话”,让群众感到真实、真切、真情,方能原汁原味地收集到冒着热气、带着露水的“喜怒哀乐”。

  善于“见”机而行,于“灵活”之中提升质效。“识时务者为俊杰”。唯有把握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召唤、紧跟时代步伐,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调研才能产生“四两拨千斤”之效。要把握大局。自觉把调研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布局,聚焦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国之大者”与“关键小事”,立足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推动局部与全局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要把握时机。注重在关键时刻“解剖麻雀”,在“哪里有需要时”就用最快的速度跑遍、跑深、跑透每一片土地、每一个问题、每一户人家,迅速摸清情况、准确提出办法,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谨防“时过境迁”。要把握方法。秉持“好用实用管用”理念,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既用好“面对面”“纸对纸”等传统调研方法,又用活“键对键”“线对线”等数字化新手段,持续提高调研效率与科学性。

  甘于“日”旰忘食,于“付出”之上转化成果。“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调研是为决策服务的,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只有保持专心致志、勤勉不懈的精神状态,才能真正实现让调查研究促进问题解决的目的。要打牢基础。以“吹毛求疵”的态度搭稳调查研究的“四梁八柱”,深挖细究专题学习、方案制定、活动开展、数据收集、问题分析等每一处细节,将各个环节的“螺丝钉”都拧紧加固,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写深报告。以“精雕细刻、字斟句酌”的匠心和耐心,对第一手资料进行再过滤、再思考、再提炼、再升华,既解释“是什么”“为什么”,又回答“怎么办”,为破解难题找准突破口。要做实成效。坚持“调”“研”并重,及时把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做到“研以致用”,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实效性。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6-16 12:03 收藏 阅读人次:6163

初审:霄冰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