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让乡土文化“有源”“有景”更“有情”

山东省委组织部2022年选调生 临沂市沂南县苏村镇陈家官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王翼飞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专程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调研,强调对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要保护好、挖掘好、运用好,不仅要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更要在心里传承好。身处乡村振兴第一线,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从一个个优秀历史文化街区中解锁文化传承发展“密码”,立足乡村特色,通过保护、挖掘与运用优秀乡土文化,让乡土文化“有源”“有景”更“有情”,为树立文明乡风、建设和美乡村注入“源源活水”。

  挖掘文化富矿,让乡土文化有“源”可寻。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修旧如旧,保存其真”,整体布局与宋代《平江图》基本一致,让我们身处21世纪仍然能看到2500多年前的江南水城风貌。从此来看,传承与保护乡土文化,首先要开启一段寻“源”之旅,从广袤农村大地找寻乡土文化之根。在物质层面上,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庙堂、宅院等载体的保护,通过修缮与改造,让这些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在新时代重放光彩。但在大多数乡村中,乡土文化更多地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蕴含在一个个村规民约、民俗活动、传统节庆、方言俚语和非遗技艺中,通过“活态”的生活方式代代相传,这就决定了保护传承乡土文化必须要重视“人”这一要素。基于此,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富矿”,除了保护物质载体之外,还要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亲身感受当地的民俗活动,通过轻松的访谈调研,唤醒人们心中的历史文化记忆,把一个个文化符号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留住“泥土味”,让乡土文化有“源”可寻。

  讲好乡土故事,让乡土文化有“景”可观。从全国来看,火爆出圈的历史文化街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的“活化迭代”。就乡土文化而言,也只有在传播方式和呈现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释放文化魅力。要善于采用新型传播手段,优化乡土文化的“故事情节”,让年轻群体既了解“何为乡土文化”又理解乡土文化“何以为之”,同时,要积极开展新颖多样的文化活动,结合时代特点作出新的阐释,让优秀乡土文化既有“古风”又有“新韵”。比如,可以通过仕子赶考、文庙祭祀等漫画来生动呈现“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结合匠人故事来展示乡村传统技艺之美等等。此外,在讲述乡土故事时,要善于做“融入式”的创新而非“嵌入式”“嫁接式”的创新,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认识文化的全貌,在把握精神内核和故事主线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情节”改造,让乡土文化在有“美景”“新景”的同时也保留好“实景”。

  织密精神纽带,让乡土文化有“情”可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树立文明乡风,要以优秀乡土文化为滋养,做好“情”字文章,织密“群众”、“文化”及“乡村”间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又“入情”。一方面,要以推进移风易俗为抓手,立足乡村文化特点和村庄治理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村规民约,举办“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最美村民”等评选活动,将道德教化和制度约束相结合,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另一方面,要精心打造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以庙会为例,多地借助庙会这一形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展示地道民俗和传统民间特色,宣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不仅激发了乡村活力,增强了文化自信,而且汇聚了情感认同,凝聚起思想共识,用有“情”可感的乡土文化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布人:12371网友xjtlen 发布时间:2023-7-13 01:16 收藏 阅读人次:3425

初审:高朗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