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我心目中的“张富清”

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豆庄镇选调生 丁敏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自参加工作以来,回家必做的一项政治任务就是祭奠已故的祖父祖母,奉上茶酒,汇报近况,让故去的家人能够安心。上次归家,爷爷墓前的松树已然亭亭如盖,恍然一算,已13年有余。

在老家,老人逝去后,子孙必须在坟头栽种两棵松树,取长寿福禄、荫及后人之美好寓意。远远望去,一片庄稼地里最拔尖的那棵树下,就是爷爷的归根处。

他是爱我们的,即使生前不善言辞、不苟言笑,顾惜子孙的爱意依然钻破泥土,生发出一片浓郁葱茏。

小时候只知道他参军打仗,去过遥远的大海上航行,长大后才发现,在他遗留的八仙桌柜里,静静地躺着一个个红本本,斑驳的纸页上赫然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等功”……他的一生,仿佛这棵松树般寂静低调、不争不抢。他是我心中的“张富清”。


服从安排,艰苦朴素,忠于革命“老黄牛”。1946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海军舰队后,爷爷就因为出色的战斗能力被推选为班长。当时部队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多布料生产鞋子,爷爷硬是忍痛穿着不合脚的“小鞋”,把大码的鞋子优先发给了大脚板的战士们,即便被挤得脚趾变形也毫无怨言,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久而久之,脚趾头已经叠了起来,再也不能恢复原状。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却永远落下了“罗汉脚”的病根。那时候参军打仗,一漂就在海上两三个月,食物补给仅限于遍海的龙须菜、海带菜。爷爷为人靠谱,做饭手艺又不错,他每天都会打捞海菜给船上的战友做饭。他说:“那个年代苦,来回就那几样菜,为了革命,有点菜就吃”。也正是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精神,换来了解放战争的结束,也永远在爷爷的复员证上留下了“胃病”的印记。

隐忍大度,亲仁善邻,公道正派“老实人”。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事宜。爷爷也功成身退,从青岛回到老家。彼时的鲁中地区,也正满怀期待迎接光明的到来,家家户户盖房修整。爷爷和奶奶也着手开始盖新房。但邻居寸土不让,百般刁难。听奶奶说,邻居的儿子会半夜来施工地偷砖、堵眼、搞破坏。爷爷竟不与他们计较,把房屋自退三尺,用不计小节的大度忍让换来了全村的尊重和信任。从那以后,谁家有纠纷,谁家有不平,拆解不了的都会让爷爷出马。爷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先做人再做事,好人会长寿”。爷爷过了93岁生日后寿终正寝,临走时村民都来吊唁,他做到了“好人”二字,无愧于心。

隐姓埋名,不计名利,默默奉献“螺丝钉”。作为军官复员之后,是可以向组织申请补贴补助。那时候,还可以给予子女工人身份。但是爷爷从来不和党组织要过任何名誉、补贴,复员之后一直捡破烂、种庄稼,当了一辈子农民。奶奶埋怨他,姑姑埋怨他,嫌弃他不去争取福利,耽误了儿女的前程。他总会回一句,“要这个干啥,为党为人民做事不求回报,天天想着要东西,还是党员吗?”。1977年到1979年期间,花甲之年的爷爷依然在生产大队发光发热。自从担任生产大队仓库保管员,他总是第一个到大队干活,最后一个回家。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爷爷始终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冲锋在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如磐信念、“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忠诚担当,一以贯之、倾力倾情、默默无闻地为党工作。倘若爷爷在世,也一定能够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但我想,爷爷定会摆手拒绝,因为精神上的勋章已经刻在他的墓志铭上。


在老家门框上,曾经红底烫金的“光荣之家”牌匾在岁月的洗礼下渐渐褪色,但爷爷留给我们的精神永远熠熠闪光。穿“小鞋”、吃海草、扛战枪,艰苦朴素、不计小节,服从党组织的一切安排,爷爷用忠诚于党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海军战士的庄言承诺。多年后,我承继爷爷的遗志,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成为一名地方选调生,代爷爷见证了祖国发生的沧桑巨变,我军从大到强,在迈向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征程上阔步前行。一辈子深藏功与名,初心不改,说的是“张富清”,亦是我心中最尊敬的爷爷,是一个个把热血和青春献给祖国的共产党员、革命老兵,也将是我们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传承民族精神的新时代青年!致敬!

发布人:12371网友higweq 发布时间:2023-7-30 10:32 收藏 阅读人次:2051

初审:汪青雷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