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主题教育心得体会

调查研究要走近、走进和走尽

辽宁省锦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祝中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员干部要走近基层、走进群众和走尽可能,“面对面”察民情、“心连心”听民声、“实打实”纾民困,确保调查研究工作取得实效。

  走近基层,“面对面”察民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的出发点是发现问题,走近基层是发现问题的最有效手段。要发现问题,闭门造车行不通,刻舟求剑不可取,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走近基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自诩工作繁忙、挪不开椅子、扑不下身子、迈不开步子,习惯在办公室里听汇报,在文件、报表中找方法。殊不知,办公室的空调“吹”不来基层的真实情况,手里的汇报材料“看”不清基层全貌。拍脑袋的决策和拍胸脯的保证会导致出台的政策严重违背事实本身,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移”,以“蹲下身子看蚂蚁”的心态走近基层,挽起裤脚走进田间地头掌握助农增收第一手资料,迈开步子走街串巷体会市井烟火,深入车间一线看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以“双手带土”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两脚沾泥”看到“第一眼真实”,把走近基层作为察民情的重要手段。

  走进群众,“心连心”听民声。调查研究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政策制度,一头连着社情民意。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自认为学历水平高、政治理论功底丰富,自认为学习了理论书籍中的知识,自以为到先进地区学到了先进经验,就关起门来制定政策文件。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制定的政策文件与当地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无法取得相应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在政策制定前没有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没有找准群众所呼所愿所盼,没有联系当地实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听民声,拿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开门见山接纳群众反映的问题。基层干部群众中有不少“土专家”和能工巧匠,他们最贴近实际生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办法和措施最接地气,最能够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调查研究者要拿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精神,走进基层干部群众询问工作思路和改进措施,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破解问题的有效办法。

  走尽可能,“实打实”纾民困。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强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在现实中,有些调研报告写的洋洋洒洒,分析问题头头是道、提出对策也是举一反三,但是最终要问解决了多少问题?办了多少实事?群众是否满意?这个时候却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这样的调研报告就成了典型的纸上谈兵和形式主义,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要拿出敢于动真碰硬的态度,对群众反映的各种突出问题分类解决。能短期解决的,必须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办就办好;需要长期推进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分阶段推进并验收。真正做到拿不出实际举措不罢休、见不到实际成效不言胜,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并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调查研究的成果经得起历史、组织和群众的检验。
发布人:忠言的顺耳 发布时间:2023-8-15 08:58 收藏 阅读人次:3423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