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勤修“三百里程十万树”般政绩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委组织部 张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考察四川剑门雄关附近的翠云廊,感慨“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生态奇迹,深刻指出:“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殷殷嘱托饱含“制度之治”“政绩之问”,为广大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勇毅前行,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不难看到,一些地方曾不惜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从祁连山生态破坏事件到秦岭违建别墅事件,从走过“黑色增长史”到迎来“底色之变”,警醒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担负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决不能为一时之利破坏大自然。有什么样的政绩观直接映射出干部的选择和作为。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干部个人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和标杆。

  “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暖不争花红,寒不改叶绿,古往今来,那些“树”起的丰碑引人仰望、令人感怀、催人奋进。古蜀道上,从官道植“官树”到建章保护,从“交树交印”“官民相禁剪伐”到三级林长“共护”,坚守“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的植柏护柏传统,让其中的一草一木一石均受到严格保护;在山西右玉县,20多任县委书记,60多年的绿色接力,凭借愚公移山精神打造出美丽中国“右玉样板”,这些都是“功成不必在我”政绩观的生动表达。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古蜀道千年古柏称为“张飞柏”,把福建东山岛的木麻黄树唤作“谷树”,把焦裕禄种下的那棵泡桐树称为“焦桐”……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大树不是一天长成的,翠云廊沧桑千年而蔚然,张飞“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神奇传说历久弥新。笔者认为,这种“神奇”因为根植人民而伟岸,因为爱护生民而永续,因为惠泽百姓而长青。踏访“生态之奇”,启示我们要站高望远、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扣紧“政绩之问”,启示我们要多一些政绩耐心、实干恒心、为国利民本心,保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历史定力;围绕“制度之治”,启示我们既要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也要澎湃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形成全民意识、全民参与的信念和行动。

  “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无论何时,关涉何事,居于何职,身处何境,既要有“实绩论英雄”的争先意识,也要谨防“大干快上”的政绩冲动、“树老易空”的政绩懈怠、“歪脖生虫”的政绩病害,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高质量发展,既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做显功,也做潜功,方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造就“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现代化壮景!
发布人:じ☆ve灥惢灥意 发布时间:2023-8-25 14:39 收藏 阅读人次:2325

初审:安可欣 编辑:礼嘉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