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札记:“小学生”从“零”开始“关关过”

山东省威海市2023年选调生 环翠区温泉镇后亭子夼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刘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夏去秋来,自7月报到至今成为一名选调生,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远离故土,阔别校园,来到山东威海这座美丽的海滨小城,接触到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就像是一个“小学生”,手足无措。但我却要在基层这个大课堂里,从零开始学习如何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以“语言不通”之“难”从“零”开始过方言关。还未到威海报到时,身边朋友就已经向我打了预防针——“威海话可被号称是北方最难懂的方言,去了可有你受的”,一腔热血的我,并未将其放在眼里,心想再难能难到哪里去。可到村报到之后,面对村两委大叔大婶的“热情”,我全程铆足劲头认真听讲,可还是“陷入云端”,云里雾里,毫不夸张地说,我就像是在面对一门全新的“外语”,最后只能陪着笑以“不好意思,您能慢点再说一遍,我没听懂”的尴尬结束。面对这种处境,好在有村党支部书记及时伸出援手,他会以普通话夹带方言的形式与我进行交流,也会向我解释常用的方言用普通话说是什么意思,让我能够在这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去尽快适应。我也利用百度等工具进行网上查询,遇到陌生不懂的词,向身边本地同事进行请教,逐字逐句去学习,在理解之后尝试跟着“复读”一遍。在不断的练习中,现在自己已经可以听懂村两委和村民们说的话了,也敢大着胆子交流了,见着村里人也能寒暄几句,虽然偶尔也会因为“蹩脚方言”导致“闹出笑话”,但对于“外地小白”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了。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表达方式,只有能够正常进行交流,才能够尽快融入村里这个大集体,进行工作的正常开展。

  以“南北文化”之“异”从“零”开始过生活关。我家在距威海1700余公里的陕西汉中,从地理上来说,我是标准的南方人,主食米饭,菜系是川味。来到这边之后,主食成了面食,川菜变胶东菜,还要尝试解锁一个又一个的“海中美味”,一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身体向我发出了强烈“抗议”。特别是在驻村之后,吃住就是村里单位两头跑,自己还要不定时住在村里,自己动手做饭,自己解决生活难题,学习各项生存技能成为我必须研习的“必修课”,一时间,我心里五味杂陈。接纳一件事物,首先要从心理建设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尝试,我已经习惯甚至是适应了这边的饮食习惯,大馒头也和米饭一样香甜,胶东菜也有独到的风味,海鲜吃起来也格外“可口”,我甚至能从口感吃出来是什么鱼类。村两委大叔大姨们也热情照顾我的需求,收拾房间,搬来床架,找来床上用品,告诉应该去哪里做饭,如何使用房间的设施,平时也会提醒我一个人要关好门窗,注意安全,在一声声嘘寒问暖下,在一次次的关心帮助下,我的驻村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变得有模有样。村两委和村民们对我的称呼也逐渐从一开始的“那个谁,新来的大学生”“书记的新助理”变成了“小刘啊”“刘啊”,我也习惯性地将咱村挂在嘴边,不知不觉间称谓的转变,是我从“村外人”向“村里人”转变迈出的一大步。

  以“内心斗争”之“煎”从“零”开始过思想关。自开始参加选调生选拔到现在,身边有很多人问过我同一类问题:“你怎么想的,跑这么远到威海”“你为什么要考选调生”?在夜深人静辗转难眠的时候、在身边同事便利回家的时候、在经手工作没有头绪的时候、在家中亲人询问境况的时候,我都会陷入自我斗争、思想煎熬之中,也会有质疑自己的决定——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走选调生这条路?自己有那个能力为群众带来帮助吗?自己能够适应这边的各种生活习惯吗?自己能够胜任得了目前这份工作吗……渐渐地,正式驻村成为村书记的“小跟班”后,村里繁琐又有趣的工作让我无暇再去自我怀疑,惟有“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基本农田整治工作、台风雨季防洪抗汛、走访入户掌握民情、处理污水排放问题、整改图斑恢复耕地等各项工作的处理推进,让我在参与中获得了满满的责任感和成就感。驻村工作的每一天都不一样,大事小情让人觉得格外充实,干劲十足,在与村民们的一次次交谈中,他们的热情善良就像“定心丸”,让我忐忑又浮躁的内心能够很快安宁下来,在这样淳朴的民风中,在与后亭子夼村的一次次打交道中,我开始融入这个大家庭,逐渐成为它的“五百四十二分之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基层这个“大学校园”里,广大选调生的驻村“小学生”成长生涯丰富多彩,尽管也会有“拦路虎”,但关关难过关关要过。惟其艰险,方显勇毅,要学会“苦中作乐”,尽快转变身份,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
发布人:九思 发布时间:2023-8-31 10:59 收藏 阅读人次:3221

初审:安可欣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