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扎根紫云 静绽芳华

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李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我与这个位于紫云山下的红石村落初次相遇。沿着蜿蜒的山间公路,穿过竹林、经过古树,山重水复之时,这个红石村落柳暗花明般展现在眼前。斑驳的红石渡槽宛如红绸一般勾勒出山村的婀娜多姿,红石磨盘铺就的步行甬路和高低错落的红石民居相映成趣。初见河南襄城雷洞村,我便知道,这片土地的哺育与滋养一定更醇厚,这里的乡愁一定更让人魂牵梦绕。

从“一见倾心”到“日久生情”,于乡亲中扎根

初进村,我被安排在村部住下,这里视野开阔,一出门,便将整个山村的景色尽收眼底。为尽快融入工作和生活,我经常跟着村支书沿着蜿蜒的山路上山,去看看“白云深处的人家”,感受真实的乡村生产生活,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愁。雷洞村人口不多,只有178户,大部分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在走村入户过程中,一开始我以为村民对于外界的事物会十分排斥,但我却惊讶地发现,每到一户只要与她们攀谈,便能感觉到这个小山村的热情与赤诚。进入12月份,到村任职已有两个多月,从刚进村时的“点头之交”到现在的亲切寒暄“小妮娃,吃了没”,有时还会碰上热情的伯伯婶子把自家刚蒸的热红薯塞给我,冬寒初起,但村民们的质朴与诚恳却让我如沐春风、和暖舒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于乡村里成长

国庆假期之后,恰好赶上了雷洞村申报康养旅游示范村,通过协助收集和整理各种申报材料,我迅速地了解了这个小山村的发展和成长路径。为了突出乡村旅游的康养特性,我在村监委主任的指导下制作了药膳的文字和图片材料,也了解到山中盛产的各种不知名野菜,灰灰菜、构树穗、癞蛤蟆草……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野菜居然有这么好的药用功效,有的据说还能救命,这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慷慨的馈赠。在村里的时光,总是显得格外宁静悠长。工作之余,我会利用闲暇时光阅读,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中,读懂了儒家“孝悌”之礼带来的差序格局、长老权利和熟人社会;在吕德文教授的《基层中国》中,了解了目前基层中的治理乱象和实践逻辑;在兰小欢教授的《置身事内》中,洞悉了经济发展的大局与财政革新的必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更加真实鲜活地体悟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易与必要,也更加珍惜这两年的基层锻炼时光。夜晚,我常常在日记本里记下今天跟村支书了解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破解的关键,跟大爷探讨的养生之法、时令之趣,还有跟阿姨学做的山野菜……我沉浸在村庄的纯净与充实里,并与这山间万物一道,尽情生长。

从“关山初度”到“志弥坚”,于乡野里磨炼

驻村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随着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开始渐渐遇到个别村民对村务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困难。我也曾一度困惑沮丧,但母亲偶然间的一句“你还记不记得来时路”让我豁然开朗,是啊,从最初找工作时的迷茫到选择“为人民服务”的坚定,这条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当时的勇气和信仰是否还在?我想,那就从小事易事做起,谁家医保不会用手机交了,谁家孩子作业不会了,谁家房屋状况需要评定了……这些都是民生小事,我都主动关心、询问,热心帮忙。在日复一日的关怀与暖意里,我与村民心与心的距离在不断拉近,看到的笑容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被认可与肯定。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基层工作一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但就是要抱着“明知不可以而为之”的决心,拿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坚韧,才能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毛主席曾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我时常觉得选调生就好像是播撒在基层的种子,只有深深扎根基层、融入群众,方能破土而出、枝繁叶茂。而我这棵“种子”也将继续在这片沃土上不断汲取养分,成长起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发布人:崖边坐 发布时间:2024-1-16 18:23 收藏 阅读人次:1990

初审:图南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