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以“四下基层”持续刷新群众“幸福指数”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委组织部 夏清怡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广大党员干部当把“四下基层”作为刷新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多到基层听实情,多在一线接地气,真正了解群众急难愁盼,把顺民意的事办好、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

迈出“贴近群众”步子,以“亲民指数”换取群众“认可指数”。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有部分党员干部虽有为民服务主观意图,但在实际工作中,习惯了听取工作汇报,依赖于掌握“二手资料”,偏爱讲“官话”“套话”“空话”,始终和群众“隔了一堵墙”,导致好事办不到点子上、好心换不来群众满意。“四下基层”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创新,是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的宝贵经验。党员干部应传承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熟知政策、善说“土话”,既能当党音“扩声器”,在“一条板凳”的距离里,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传递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又能当乡音“传声筒”,及时收集汇总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转化形成利民惠企的务实举措,使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政策温度。

挑起“谋事履责”担子,以“实干指数”赢得群众“满意指数”。群众的幸福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习近平主席强调:“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群众的“急难愁盼”具有多样性,只坐在办公室拍拍脑袋是想不出解决路径的。要发挥出谋事履责的“善担当”效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学思践悟“四下基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多“在一团乱麻中理线头”,常去群众家门口找“活情况”,用事实说话、用成果说明、用实绩检验,才能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从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解决问题,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老百姓诉求的“急难愁盼”成为“摆在桌上”的议题,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赢得群众满意指数。

瞄准“为民造福”靶子,以“辛苦指数”提高群众“幸福指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深入福州考察调研,了解到当地人住的多是木板房,最怕的就是水火无情。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福州修建起坚固的钢筋水泥防洪堤,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使得昔日的“纸褙福州城”成为安居乐业的“有福之州”。从“忧居”到“安居”再到“宜居”,变的是楼层高低、群众评价,不变的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为民造福也没有休止符,党员干部应推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既做功在当代的显绩,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突出问题,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更做利在千秋的潜绩,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拿出不畏艰难的“移山”之功和“敢啃硬骨头”的韧性,理旧账、治沉疴、谋长远,切实以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布人:圈圈圆圆圈圈 发布时间:2024-1-16 21:42 收藏 阅读人次:44809

初审:杨南方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