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蹲点式宣讲应走“心”出“新”

浙江省湖州市选调生 德清县禹越镇东港社区党支部书记助理 宋亚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宣部对2023年度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个人以及优秀理论宣讲报告、微视频进行表彰,进一步营造“人人会讲、人人爱讲”的基层宣讲氛围。回顾过去一年,“蹲点式宣讲”一词频频出圈,成为各地创新理论宣讲模式的重要载体。

蹲点式宣讲何以“声”入人心?作为一名基层选调生、理论宣讲员,我先后参加省市级多场蹲点式宣讲活动,对理论宣讲有了新的感悟。笔者认为,蹲点式宣讲与其说是创新,更像是一种回归。宣讲员应将蹲点调研与理论宣讲相结合,自觉带着问题去调研、融入群众找答案、结合需求做宣讲,通过“目标导向”“鲜活素材”“群众语言”提升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让基层理论宣讲走“心”更出“新”。

“虚心”向实践求索,下沉调研蹲出“新”问题,以“目标导向”提升宣讲的针对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蹲点式宣讲,强调将调查研究和理论宣讲相融合,通过调研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依托宣讲凝聚人心、激发共识。回顾我所参加的浙江省“‘八八战略’在身边”宣讲大赛复赛,11个地市的宣讲团队抽签领题,带着问题下沉到农村、社区和企业。无论是“科技特派员如何赋能农业现代化”还是“领导干部如何在下访接访中转变作风”每个选题都直击要害、辣味十足、引人深思,宣讲员在其中既有所讲,更有所思有所悟。调研要带着问题来、拿着方法走,理论宣讲同样如此。基层理论宣讲不应该回避问题,往往一些衣食住行领域的“小事情”,恰恰是老百姓最关心、最有感的地方。蹲点式宣讲,应当蹲出真问题,要引导宣讲员沉下身子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从老百姓关心关切的小事要事难事切入,既碰钉子,又想辙子,迎着问题去宣讲党的理论和政策。

“真心”在基层躬耕,勤学善问蹲出“新”故事,以“鲜活素材”提升宣讲的生动性。基层理论宣讲面对的是普通群众,涵盖农村、企业等多个领域,这要求宣讲员既要有理论的加持,更要在宣讲的内容和形式上因地制宜、因人而变。回顾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每次撰写宣讲稿都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素材,只能在网络上东挪西用,充当材料的“二传手”。但当我身处基层,亲身接触到拆违、治水等工作,才发现最难啃的“硬骨头”里往往包含最引发共鸣的人物和事例。例如,在衢州市余东村调研乡村文化振兴时,我将“白天拿锄头、晚上拿笔头;卧室当画室、门板当画板……”这首源自余东的民谣融入宣讲稿,鲜活的故事内容得到现场村民的连连点赞。可见,宣讲吸引群众,靠的是拉近距离、产生共情。蹲点式宣讲,既要蹲出真问题,也要蹲出好故事,要以小切口讲大道理,借身边人讲身边事,只有带着老百姓可感可观的素材去宣讲,才更容易讲到群众的心窝里。

“热心”为百姓解惑,转变角色蹲出“新”方法,以“群众语言”提升宣讲的实效性。群众是宣讲的主要对象,只有唤起群众,才能真正激发宣讲的实效。遗憾的是,当前一些地方将宣讲视为“硬性任务”,忽略听众需求来讲道理、喊口号,反而给讲的人、听的人形成“负担”。还记得第一次在村里宣讲,我以“千万工程”为主题,精心准备了讲稿和课件。虽然台上讲得风生水起,但台下的村民似乎并不买账。活动结束后村书记和我讲:“宣讲主题是好的,但专业名词村民很难理解,你得结合具体例子,让大家听得懂”。这次宣讲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基层理论宣讲不是简单地将政策理论“照搬照拿”,而要首先思考受众是否愿意听、是否喜欢听、是否认真听?蹲点式宣讲应当引导宣讲员主动转变角色,以多样的交互方式融入听众,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需,要善于学习群众语言,和宣讲对象交朋友,用一些土方法、土表达把老百姓困惑的内容讲活讲透。

发布人:南太湖青马 发布时间:2024-1-20 16:51 收藏 阅读人次:1212

初审:图南 编辑:文小汇 责编:理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