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礼记:何以返乡——驻村给了我答案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篾厂乡岩头村委会主任助理 吉茂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2年7月,我离开了滨城大连回到家乡云南,成为了一名定向选调生,从浪漫之都到三七之都,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我时常会彷徨,常常浮现“我想离开浪浪山”的想法,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2023年2月,我被下派到云南马关县篾厂乡岩头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开启了我的驻村生涯,在岩头村的300多个日夜,我看到了最真实的乡土中国,看到了最淳朴的边疆人民,看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让我在岩头村真正实现了大“悟”。

初识岩头,在学习中重塑自己。刚到农村,带着选调生、名校、高学历的“光环”,村里人都“高看”一眼,然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被现实狠狠地上了一课。来到岩头,我就投入到耕地整改任务中,大约100多天的时间里,我跑遍了岩头村的所有土地,与岩头村泥土结下不解之缘。在跑图斑的过程中,我经常和村民讲政策,谈耕地可以种哪些作物。然而,有一次我因不认识砂仁苗和生姜苗,被村里柏大叔笑着说:“中科院没有教给你这些吧!”我心里瞬间五味杂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到各村小组和村里大爹大妈一起参与种植活动,我也熟悉了香蕉、砂仁、草果、芋头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过程,对农作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提起我村农作物我也能侃侃而谈。我深深体会到知识是有保质期的,本领是有迭代效应的。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只有不断提醒自己注重能力提升,加强学习,才能成为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对得起“选调生”这一称号。

身入基层,在经历中淬炼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干部品质,考验干部的毅力。不能做“温室”里的干部,要主动“自讨苦吃”。记得我们村在做耕地流出、绿美乡村建设、污水治理、裸房风貌提升工作时,老百姓不配合、发牢骚,我跟随村“两委”班子,多次上门做工作,了解每户村民的诉求,倾听村民的意见,在一次次被骂、被拒过程中,我也逐渐领悟到了基层工作的不容易,于是我们一边做工作,一边请求单位给予资金支持,我们村的耕地流出整改工作也顺利完成、整改率名列全县前茅,绿美乡村建设、村裸房风貌提升工作也打开新局面。完成这些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我们要敢于接“烫手山芋”,接受磨炼,脚踏实地,向下“深扎根”,做一颗在乡村振兴中发芽的种子。

扎根边疆,在干事中实现自我。到村工作以来,我完成了2次全覆盖入户走访全村脱贫户、监测户,每次走访我都详细记录了村民的家里情况、收入情况,做到一户一册。入户走访给了我很多感动和揪心,我看到有的脱贫户淳朴天真的笑容,在谈及孩子在哪上大学时的自豪感;有的老人独自一人生活的无奈;有的留守儿童在家中独自做饭的场景;有的生活条件艰辛,依然自信乐观;烈日炎炎下有的老百姓依然在香蕉地里干活的场景;有的中年妇女种植几十亩玉米、同时养殖20头生猪的辛苦……但每一次群众只会提一点点小诉求。当我用选调生服务经费为各村小组购买垃圾桶,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协调资金帮助岩头村各村小组安装路灯,和村民们一同硬化损坏道路时,他们邀请我去家中吃杀猪饭时表达出的对我的肯定和信任,让我感动不已。看着岩头村大部分村民黝黑黝黑的皮肤,他们的勤劳和热情,深化了我对基层的了解,让我体会到了边疆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让我真正找到回到家乡发展的“答案”。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我将涵养“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不忘选调初心,用实干、担当全心全意助力家乡的发展。

发布人:12371网友ywsfiv 发布时间:2024-1-23 22:33 收藏 阅读人次:2300

初审:霄冰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