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生 在“无字之书”中“找答案”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舞雩镇康乐村到村任职选调生 王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基层是个“大熔炉”,是个“练兵场”,在我看来,基层更像一本“无字之书”,虽然充斥着“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但对人民群众而言,无不是“大事要事”“心头紧事”。读“有字之书”靠的是“过眼”,读“无字之书”则靠的是“走心”,广大选调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要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倾情奉献,用心用情耕耘“责任田”,在基层这本“无字之书”中找到“为何来”“做何事”“向何行”的答案。

在“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中寻找“为何来”的答案。深入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习近平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从来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在梁家河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革命友谊中培育出来的。基层是服务群众的“前哨站”,更是做好民生实事的“第一线”,百闻不如一见,在与村民“同吃同住”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涵养“群众视野”,才能更深切地明白驻村工作、乡村振兴对于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性,只有找寻到“为何来”的答案,我们前进的脚步才更加扎实,干事的双手才更加有力。当好“村里人”,是实实在在干好“村里事”的前提,广大选调生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热点堵点,在翻遍家家“难念的经”,知悉户户“所急所困”的过程中对基层的现状有更全面的了解,对我们驻村工作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我们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决心,真正通过“知三农”涵养“爱三农”的情怀,树立“兴三农”的意识,以“吃住一起”推动思想牢牢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在“明确目标、树立理想”中寻找“做何事”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时代发展的不断向前,群众心头的期待也是“与时俱进”,选调生作为新时代“三农”干部,更是要一以贯之抓好民生这个中心工作,做好紧密联系群众的生动实践。群众“念念不忘”,我们“必有回响”,广大选调生要明确为民奉献“第一要务”,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事事务必躬亲”的责任感将群众当面提出、日常走访调研了解到的诉求、愿望件件落实到位,用“走村入户”的脚步将政策、补贴、慰问“送上门”,使得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不再遥远。“民生答卷”只有群众“满不满意”这一条“评分准则”,“做过了”“干过了”并不代表“做好了”“到位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敷衍了事、水过地皮”不可能赢得“群众称赞”,要常常检视自己在工作中是否下了“真功夫”,在百姓眼中是否干了“踏实事”,通过“三省吾身”发现问题、找准方向,不断完善自身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收获“口碑满满”。

在“谋划发展、推动振兴”中寻找“向何行”的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帮钱帮物,不如帮助谋个好出路,乡村要振兴,就必须要打造本村的“主导”“支柱”产业,从而源源不断“造血”,推动本村长久持续发展,产业兴旺了,农村才更有“奔头”“引力”。广大选调生要多调研村风村情,实地查看本村资料、档案,弄清楚发展短板和资源禀赋,利用自身开阔的视野、发散的思维,结合特色“本土农业、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本村“风俗民俗、文化名人”,借鉴周边先进点位经验,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紧扣“商标化、地域化”打造一批“叫得出”“喊得响”的品牌。“酒香还怕巷子深”,要在创新宣传载体上下功夫,主动当好“为村代言人”,通过“短视频、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提升本村品牌、区域品牌的知名度,让产业乘着“大数据”的“东风”,搭上“信息化”的“快车”走入“千家万户”,赋予“新活力”,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

发布人:小王冲冲冲 发布时间:2024-3-7 22:28 收藏 阅读人次:4951

初审:高朗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