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随笔:我的浮“生”六记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于城镇三联村选调生 陆成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浮生一梦间,我已经成为驻村选调生两年了。回望来时路,匆匆踽踽又漫漫,从带着一腔赤诚和满心期待来到基层,历经了懵懂、迷茫与惶恐,无数次的“手足无措”“尴尬迷茫”,终于到如今的“初窥门径”“从容应对”,一路感悟良多。驻村即将期满,且摘记六则,聊以记此青葱岁月。

第一记 坎坷记愁

初次入户走访,我就遭遇了“滑铁卢”。“这是咱们村的选调生小陆,是个高材生嘞,来帮助咱们村发展的。”村书记热情地向群众介绍我。“小姑娘‘嘎嫩相’啊,能解决农村的实际问题吗?”面对村民们的质疑,我只能付之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看着自己一身青涩稚嫩的学生气,我对于接下来如何做好基层工作、和群众打交道心里着实有些没底。驻村后第一次遇到矛盾调解工作,我就毛遂自荐请求参与。但是由于对当地方言不够熟悉,我一开口,就被村民识破了我那蹩脚又贫瘠的语言能力:“你不是我们村的,我不想跟你说!”村民似乎对我这个“外乡人”下意识地敬而远之,不敢轻易信任。从那时开始,我便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些实事出来,融入三联村这个大家庭,让村民们真正把我当作“自家人”。

第二记  走访记声

先知其当然,而徐徐图之。作为一个基层“小白”,我决定先从观察和学习开始。每当村委成员要下村走访办事时,我都会跟随前往,细细聆听、记录,并学习方言的常用语句,手机备忘录变成了我的“流动民情日记本”。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的“流动民情日记本”已经爆满,缓缓划过去,“爷爷奶奶”叫“公公婆婆”、“请慢走”叫“款啊”等方言已经烂熟于心,“交通修路”“小囡头读书”“养老金”等关键词高频出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已呼之欲出。“公公,今天这么晚回来,吃饭了没呀?”长期的观察和积累,让我对村情民情愈发熟悉,加上在“社牛”村干部身边的耳濡目染,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找准话题与群众“拉家常”。“嗐!为了造快速路嘛!我们小组的路口被封住了,每次出门都得去外面绕行一圈,真是麻烦。小陆啊,你帮忙向上面反映反映!”我立即将公公的话记在了“流动民情日记本”上,回去向村委成员提出并讨论。最终,村书记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向县交投集团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切实解决了修路沿线的村民交通出行问题。

第三记 帮困记忧

“谢谢,太感谢了,快进屋坐坐喝杯茶吧!”苏婆婆看到我们,忙热情地迎上来,嘴里还不忘念叨,“真是难为情,叫你们一直记挂着。”临近春节,我使用“选调生服务群众经费”购买了米、油等生活用品以及书包、本子等学习用品,跟村委成员一起走访慰问村里的15户困难家庭。苏婆婆的儿子和儿媳都有智力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家只靠她和老伴种葡萄养家糊口,所幸孙女一切正常。“婆婆,年后咱们镇上几家企业有公益岗位在招工,我们觉得还挺适合您儿子和媳妇的,您要不要和他们商量一下?”解决就业是帮困的关键。临走访前,我和村委成员认真研究了最新的残疾人公益岗位招聘公告,筛选出适配的岗位为苏婆婆提供信息参考。苏婆婆眼眶湿润,郑重地点了点头:“我正愁跟老头子去田里干活时没人看着他们,如果能有公司要他们去上班那可太好了,我真是感谢你们村干部,感谢政府。”但是一提起孙女,苏婆婆顿时一扫愁态:“这次期末考试考得不错,得了‘三好学生’呢!只要孙女平安健康地长大,我们也就放心了。”聊天时,我们嘱咐苏婆婆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树立信心、乐观生活,生活上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向村委会反映,我们会帮助她尽力排忧解难。

第四记 教育记趣

“看图猜成语,哪位小朋友看出来啦?”“破釜沉舟!”“真聪明,那你知道‘破釜沉舟’这个成语的历史来源吗?故事发生于秦朝末年……”这是我第一次在村委会的向日葵亲子小屋举办“向日葵小课堂”活动,共有11位小朋友参与,现场气氛活跃热烈。通过春节期间的走访调研,我发现村里有不少家长节后忙于工作无暇看管孩子,而孩子的祖父母又大多缺乏辅导学习的能力,容易造成孩子们假期的精神世界“沙漠化”。于是,我与文化管理员、青年志愿者等人以向日葵亲子小屋为平台,开展了“向日葵小课堂”系列拓展课,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本以为随着小课堂的结束,我和孩子们的故事也将告一段段落。然而,在次月的基层走访过程中,再次遇到了参与过“向日葵小课堂”的小朋友悦悦,她对我说:“小陆老师,你以后还会给我们上课吗,我好想再来听你讲历史故事。我可以把我的糖果分给你吃。”感动的情绪在我的心里化成阵阵涟漪,她那炯炯有神的眼睛让我更加坚定了要继续开展“向日葵小课堂”的决心。

第五记  文以记道

“小陆啊,你大学读的文学专业,文笔一定很好吧,这周帮忙写一篇党建的材料给我看看!”到乡镇报道的第一天,组织委员便给我下了个任务。虽然读书多年,但是对于如何写专业的机关文稿,我真是两眼一抹黑,无从下笔。那一周,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半知半解、深奥幽僻的文字,东拼西凑成一篇“似所云、非所云”的文稿,心虚地交了上去。果然,组织委员看后神色微敛,对我说:“小陆,写材料不是泛泛而谈。你要多结合村里的实际工作,我再发你一些范文,多学习学习吧。”初次写作碰壁后,我开始静下心来,系统谋划自己的写材料“升级打怪”之路。第一步,治心。我发现自己对写材料“苦不堪言”的感受多半来自于对材料“望而生畏”的主观情绪,于是,我以“小学生”的心态重新面对材料,像幼时认字标注拼音一样对材料剥茧抽丝,内化成知识储备。第二步,写实。为避免陷入“闭门造车”这样脱离现实“失语困境”,我将走访调研基层所写的“民情日记本”置于所有材料之上,以实际数据和实例为出发点,增添文稿的“泥土味”。第三步,勤练。只有耐得住性子多写,才能磨练出好材料。我将写材料当作“吃饭喝水”般平常事,从日常见闻入手,发挥奇思妙想,随手写、随心记,渐渐地提升语言组织的能力。从此以后,面对写材料不再“哑口无言”。         

第六记 蹲苗记乐

驻扎基层近两年,犹如一株小苗栽入这片乡村原野的沃土上,历经五百多个日日夜夜,在微风细雨中汲取养分、在烈日骄阳下茁壮成长、在秋高气爽中开花结果、在冰雪寒霜上傲然挺立,小苗终“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小姑娘,你刚才说的真有道理。”“小陆,多亏了你帮忙,我们现在出行方便多了!”“小陆,你上次送来的书包我孙女用上了,她要我替她谢谢你!”“老师,下次可以给我们讲讲唐诗吗?”“小陆,最近写材料的功底越来越熟练了啊!”……从初来乍到时的拘谨不安,到现在的自信开朗;从初次接手工作的莽撞无知,到现在的成熟稳重;从“象牙塔”的理想主义,到“泥土地”的脚踏实地。这两年的“蹲苗”历程,让我褪去稚嫩迷茫,步伐更加坚定。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后,我永葆选调生的初心与使命,继续“向阳而生”努力成为“参天大树”,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发布人:盐炖橙子 发布时间:2024-3-20 08:21 收藏 阅读人次:1150

初审:向阳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