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村支书的“春耕”日记:“泥土芬芳”又一天

甘肃省渭源县上湾镇党建工作办公室 惠施贤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人勤春来早,春耕生产忙。今天是我们乡村两级干部紧抓农时、上山下地抓春耕生产和千亩“白条党参”绿色有机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的第N天。

早上八点,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交通劝导站小屋里,作为一名“90后”村党支部书记的我,一边稍显老练地给坐在一旁的交通劝导值班员嘱咐,“最近春耕生产忙,一定要提醒咱们的乡亲们小心驾驶三轮车,确保安全!”一边就着手中一杯清茶,啃手中的干馍。

还没等吃完,就听到窗外一阵熟悉的召唤,“小王,走,今天继续下地给你抓‘书记党建项目’走!”

循声望去,包村领导、驻村干部和镇上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们已经到了村部跟前。

“这我可不敢当,虽说是我这个村书记牵头的项目,但是镇上的领导天天来,帮助农户及时协调种苗、肥料、用工、小额信贷等事宜,比我还上心!”我一边应着,一边“三下五除二”将手中剩下的一口馍塞进嘴里,就着一口茶囫囵咽下,就跟着镇干部们一起上了山。

他们口中的“书记党建项目”,是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镇上中药材种植“以奖代补”项目,示范带动村民种植千亩绿色有机标准化“白条党参”的产业发展项目,通过“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突出优化结构扩规模、绿色标准提质量、政策扶持增效益原则,做到规划地块、开展培训、提供良种、技术管理、产销对接“五统一”,全力保障中药材良好品质,带动村民产业增收。

到了山地里,朝阳映照着早春的红崖梁畔,党参基地里已经是一派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伴随着“气死牛”(农户对“中耕机”的俗称)机械此起彼伏清脆的轰鸣声,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三岁还没上学的孩童,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忙碌在田间地头,旋地、施肥、覆膜、平垅、摆苗、覆土……大家分工负责,个个儿动作娴熟有序。

因为昨晚天气预报说明天有今春的第一场“透雨”,“春雨贵如油”,我早早就在村民微信群里告知大家一定要赶在这一场好雨前抢抓墒情,把苗子栽到地里。一大早看到“很听劝”的大家已经在田里忙活得热火朝天,我内心划过一丝深深的感动。

“常叔,今天又多叫了几个人吗?”走到推着旋耕机翻土的种植大户常志刚身旁,我一边询问,一遍帮他给栽好的药苗平整覆土。

“今年要种30亩呢,这两天天气好,我就多叫了几个小工,赶紧栽上等雨来了就定根了!”

“你这苗子好得很,今年你种得多,再有啥需要解决困难吗?”包村领导在一边帮忙摆苗,一边关切地询问。

“你们领导们天天跟我们在地里转,我的贷款也到了,有机肥也领上了,去年种了20亩党参和黄芪,收入还不错,今年正好咱们王支书牵头建设党参种植基地,有补贴,我积极响应,又多承包了30亩地,希望年底有个好收成。”常志刚对这片土地充满了信心,几大块地一家人忙不过来,他就从镇上的劳务市场雇了短工,人均日工资150元左右。

“有啥困难你就说,我们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看完这一家,我们又赶往下一家农户地里。

“龙家奶奶,您这身子板硬朗得很啊!”看到八十一岁高龄还坚持到地里帮忙栽药的老人,我赶紧跑上去帮忙。

“狗狗,种了一辈子的地,家里坐不住,能帮一点算一点!”龙奶奶用长辈唤小辈特有的“昵称”笑哈哈地应答道,仿佛给我加了一股更坚韧的力量。

一上午不知道翻了几个山头,穿梭了多少块土地,黑裤子被土粘成了白裤子,“咕咕”作响的肚子和逐渐灼热的太阳光提醒我们,已经到中午了。

中午十二点,大家匆匆回村部吃了碗土豆臊子面,就继续开始我们农村人的“上春山”,直到夜幕降临,才和村民们一起收拾回村。

待吃完晚饭,趁着农户们都在家,我们又去了几家农户,动员落实“粮播面积”。

我们明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中药材基地帮农民增收致富,也要抓粮食生产牢牢把握我们自己的饭碗。

夜色中踏上回家的路,包村领导打趣说他周末回家媳妇儿肯定都不认识他了。我借着车灯的光,看到他本来就不白的脸和脖颈,因为最近的风吹日晒,黑红了一大圈。

我也摸了摸自己愈加粗糙的脸,这日渐褪去“书生气”、变得更加“接地气”的感觉,让我心里泛起莫名的踏实与骄傲……

发布人:猫有一朵云 发布时间:2024-3-23 12:35 收藏 阅读人次:796

初审:江容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