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驻村札记:小姚到村任职“百日记”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大坪侗族土家族苗族乡柴山村 姚月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回首过往,从学生到科员,从学校到省厅,从省厅到乡村,认识到了基层工作的不易,从“拔剑四顾心茫然”的业务“菜鸟”到“无他,但手熟尔”的录表“达人”,从“枘凿苦不投”的“外地人”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拟”本村人……思绪拉回至2023年12月,回顾过去百余天,选调到贵州省柴山村任支书助理驻村经历,既是磨合与尝试,也有蜕变和成长。

向上扎根:学说塑料方言 成为柴山村人

三个月前,大坪乡党委领导把我送到柴山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村“三委”工作会议。“妹儿,欢迎你来到柴山,有什么需求随时跟我们说,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支部委员们热情、真挚的话语,让独在异乡的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但作为一名北方人,我深刻意识到,基层锻炼的第一关是“语言关”。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铜仁话,成为大坪人。此后,我跟着村支书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与村民攀谈。尽量将自己置身于纯方言的语境中,遇到不懂的句子随时请教“翻译老师”,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学习本地方言。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的历练,我从不知道村民在说什么,到可以用铜仁话进行简单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摸清了村情村貌,懂得了与村民打交道的方式方法。

能听懂群众的表达是第一步,无障碍的沟通才是最终目标。越是听不懂说不通,越要多听多说,我及时请村干部答疑解惑。经过不懈地努力,如今我已经能够独立和村民交流,虽然也经常被别人打趣说的是“塑料方言”,但总算是攻下了这“语言关”。

向上成长:到田间地头去 到村民家里去

党建、综治、民政、产业发展、动态监测、耕地流出、产业发展……到村任职涵盖村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所有政策方针宣传落实的基础。

作为支书助理,要不仅“笔杆子”勤,“脚丫子”也不懒。村级的外业工作繁重,我们积极参与,和村干部一起完成入户遍访,按需召开小组会、户长会、现场会,毫不松懈地针对产业发展、项目落地、防火防汛等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做到知行合一,拿下到村任职“业务关”。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除了走访入户了解民情,村支部定期开展院坝会,一个火盆、几块木炭,干部、群众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森林防火、安全生产、防电信诈骗等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各项政策,倾听村民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我也逐渐从村民口中的“姚书记”变成了“姚妹儿”。

向内求实:发挥自身优势 助理村级发展

就衣可防寒,食足温饱,屋避风雨,往来无拘,是村民们朴素真挚的生活。乡村的生活总是忙碌而又充实,要真正融入乡村,在生活习惯上不能格格不入。一月二月有农家腊肉香肠,三月有蕨苔、椿芽儿、野葱……我们打心底里共情群众,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到村任职的开展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在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下,争取省级特色粮食补助项目,在柴山村发展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通过政策宣传,发动2户种植大户,种植约280亩鲜食玉米。对接区、乡两级,提供农资保障,完善冷库等基础设施。基地建成后,预计每亩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从3个月前的省级层面管理项目,到如今在田间地头推进项目,我在基层锻炼中找到了促进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也领悟到唯有调研实践才有发言权。

百余天的驻村经历使我完成角色的转变,在基层“入门”,并向着“村事通”的目标“野蛮生长”。选调生身处乡村振兴事业的第一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只有始终担当作为,在成长中奋进,在实干中磨炼本领,才能把对乡村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接下来,我将认真总结沉淀基层工作的宝贵经验,运用好知识本领继续散发光热、奋勇向前。

发布人:鹿其 发布时间:2024-4-3 09:45 收藏 阅读人次:1271

初审:楚搴 编辑:宜倍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