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选调札记:在“三字经”中汲取奋进力量

重庆市秀山县大溪乡选调生 冉超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起梁家河时这样说道。从学校的“象牙塔”到属于我的“梁家河”,选调到基层半年有余,我学会了播种插秧、知晓了小麦冬灌、维护了群众利益……从工作之初的盲目自大到一度迷失方向,再到逐渐找准自身定位,我才慢慢读懂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这句话的含义。要做好基层工作,我们广大选调生需以谦虚的姿态虚心地当好“小学生”,既读好有字之书,又要读懂无字之书,在基层工作中汲取奋进力量。

练好“为”字经,秉持“踏破铁鞋摸实情”的工作理念。记得去年村里的耕地整改问题,由于前期村干部看不懂手机地图,拖慢了整体进度,经过现场查看思考,乡里领导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不懂地图,我们可以在图斑边界的树上都绑上丝带,就看得清楚了!”就这样,乡上用“土办法”就解决了大难题。学校课堂教会我们遵循公式定理,花费更多的时间用在解决问题,寻找标准答案上。基层的大舞台却让我懂得“办公室碰到的全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基层,光有满腔热忱远远不够,更要有“眼睛向下”的工作方式方法,正如“走马观花”只能欣赏到事物表面的美好一样,“下马观花”才能看到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如果丧失了寻找问题的能力,丢失了发现问题的本领,一切的方针政策就会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化为空中楼阁的泡影。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当好基层工作的“晴雨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练好“为”字经,制定科学、精准的方针政策,才能够让“观花”的美景长期保持下去,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越过越美。

练好“写”字经,感悟“笔耕不辍见真知”的用心务实。写材料是基层单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最锻炼人的工作之一,囊括基层工作,很大一部分要通过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很多干部对于写材料“谈虎色变”,宁愿下村开展工作,也不愿在办公室写材料。其实,写材料是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成才的重要手段。刚开始参加工作时,我在村里展开民情调研,“大爷,您家里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还缺吃少穿吗?”“家里一切都好,感谢党和政府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刚开始我还能记录,后面大爷越说越多,我只得奋笔疾书,直到最后整整记录了八页纸。入夜,在我进行今天的工作总结时,仔细地阅读了一下白天的记录,最后用精简的语句概括出来。同理,写材料与做记录都是精简文字、总结,通过对文字的提炼、归纳,快速找准工作重点、亮点,对我们开展基层工作,帮助群众“精准问需”有着很大的帮助。写出一篇好材料还要做到具备全局思维、大局意识,准确无误地把握政策导向,而在细节上又拥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种种条件之下,练好“写”字经,既是基层工作开展现实的需要,也是机关干部提升工作本领的努力方向。

练好“干”字经,书写“重任千钧再奋蹄”的硬核担当。回过头来重新正视“选调生”这个身份,“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让人深感责任重大。基层作为上通下达的桥梁纽带,既要我们“上得厅堂”,又要“下得厨房”,群众工作和部门任务“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重大的责任要脚踏实地地干事创业,繁重的任务更需崇尚实干精神。初来乍到的选调生,尽管“学富五车”,但始终是“纸上谈兵”。工作半年来,熬夜写材料、整理文件已成为常态,可每当感受到自身能力实实在在得到的提升,面对群众的急愁难盼能够为之分忧解答,不再是那个一问三不知的“萌新”,内心却又充满了干劲和力量,这是从“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笃定。新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新青年也应当是奋发有为的新一代,唯有实干,不弃微末、不舍寸功,才能快速地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新形式;唯有实干,以担当的勇气奋进、以实干的精神笃行,才能交出不负人民、不负韶华的答卷。

发布人:杨枝甘露 发布时间:2024-4-7 17:15 收藏 阅读人次:953

初审:江容 编辑:理理 责编:李一画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