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走过千山万水,依旧需要跋山涉水”,党员干部当不忘改革曲折、岁月巨变,找准原点、延伸横轴、拉长纵轴,展担当显作为,当好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干派”。
调“坚定不移”之墨,执“凝聚共识”之笔,校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原点”,绘制深化改革的“定力坐标”。“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回首过去,从“大包干”到敢砸“大锅饭”,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杀出一条血路”,从“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一系列观念更新、制度变革、行动合力,取得了历史性、革命性、开创性的成就,亦使中国在世界舞台“璀璨夺目”“熠熠生辉”。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坚定改革创新的信心决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内涵与现实意义,深刻认识深化改革是时代之需、发展之要、人民之盼,做到既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统揽全局,又聚焦矛盾、辩证思考、普遍联系,不断提振信心、乘势而上,以严谨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去。
调“抽丝剥茧”之墨,执“大刀阔斧”之笔,延伸“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横轴”,绘制深化改革的“科学坐标”。改革的本质是破旧立新,其表在于需要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惯性,其根在于会触动既有利益格局。因此,改革越是推进,所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所涉及的利益就越多。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以及内部思想与利益的矛盾、激荡,我们唯有动真格敢破硬,大胆干不逃责,实事求是,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抽丝剥茧,精准识别出各类瓶颈、短板以及桎梏,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才能赢得优势、把握主动、洞悉未来。一方面,我们要“敢字当头,横下一条心”,迎难而上,寻求突破,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毅力,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新模式。另一方面,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症结所在,确保改革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调“齐头并进”之墨,执“系统协同”之笔,拉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奋斗“纵轴”,绘制深化改革的“幸福坐标”。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极广、任务繁重,如果仅仅依靠一些部门“单兵作战”、某项改革举措“零打碎敲”,就会“停滞不前”“举步维艰”。因此,作为改革的先锋队、担当重任的生力军,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加强学习、强化学习成效,不断增强具备扎实的业务素养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决断力、高效的执行力,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各部门要系统集成、注重协同,明确改革任务与分工,强化责任、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高效沟通,持续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贯通的联动合力。当然,“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在改革过程中,更要明白群众利益诉求,聚焦教育供给、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补齐民生短板、解决现实利益难题,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历史江河奔涌向前,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奔腾而去,任何险滩、暗礁均无法阻挡。改革开放,潮涌东方,新时代中国必将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