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40多年实践充分证明,必须始终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改革旗帜上,以人民的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为标尺,推动改革向纵深迈进。
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时时为了”才能贴近人民心声。人民心声是改革所向,每一次深刻的变革,无不以人民的需求为起点,以人民的福祉为归宿。必须从民生领域的痛点、百姓生活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坚持从“小切口”出发,在细微处入手。既立足当前,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当成我们的心头大事,从教育到医疗,从住房到养老……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用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的红利;也着眼未来,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快改革步伐、致力振兴发展,以更加坚定的人民立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底气,“深深扎根”才能托起人民幸福。回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成就,从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到探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到聚焦办好群众家门口事,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改革”为什么成为热议的高频词,得到群众衷心拥护?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聚力攻坚的新征程上,从人民中来,更要回到人民中去。要将理论所得、经验所积的“金点子”“好方法”带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才能更接地气、通民情、解民生。以盯住干、马上办、改到位的劲头,做到“民忧我解”“民困我纾”,用一条条掷地有声的改革措施,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
人民永远是我们最澎湃的动力,“紧紧依靠”才能赢得人民信赖。人民是改革航船的不竭动力与智慧源泉。从安徽小岗村开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发端,从全国闻名的“温州模式”到承载盛誉的“周村现象”……无不源自于人民的实践与智慧。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破解难题的钥匙,就在亿万人民群众手中,更要围绕人民群众关切开展调查研究,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俯下身子、撸起袖子、蹚出路子,才能在一线把脉问诊、答疑解惑。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既听工作建议,也听批评意见,切实找深找准推动改革发展的突破口,真正做到调出实情、研出实策、办成实事,以调研成果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赢得信心信任、凝聚党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