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文汇
首页
刘文晓作品集
抓落实与干农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近年来,各级越来越重视抓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干的意识增强了,推进工作的力度增大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提升了。但是,个别单位和少数人,仍然存在嘴上喊“抓”却行动上“落实”不力的现象,群众意见不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想作风有问题。如果借用干农活的一些现象来打比方,就是假把式和虚招式太多,偏离了从严从实惠民到底的宗旨和初心。

  一、今天耕地,明天收割。《论语·子路》有言:“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司马光在《与王乐道书》中说:“夫欲速则不达,半岁之病岂一朝可愈。”干工作讲求时效是对的。但是急躁冒进,就容易误入歧途。有的干部习惯于先入为主,不考虑基层承受力,听不进群众的反对声,更忽视作物生长、科技创新等客观规律,给“最快”和“最成功”想当然地划上了等号。昨天下通知,今天催结果;周末发指令,周一上班前就调度。有的甚至上午刚开会,下午就开始整理基层反响、选树典型。倘若今天刚开始耕地,明天就强行收割,个别人的“主观意志”就成了权力任性、渎职乱为,搅得上下不宁,只能是失败。因为脱离实际而水土不服,因为浮在天上而难以落地。

  二、光撒种子,不给阳光、雨露和肥料。“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上下齐心,才能众志成城。一级有一级的责任,不能搞问题上交,也不能对基层问题放任不管。现实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深思。有的基层干部碰到问题噤若寒蝉,怕麻烦粘上甩不掉;极个别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自己光嘴上下达播种命令,不带头下田干活,也不配套划拨必要的工具和肥料,在帮助基层解决困难和问题上,重视不够、力度不大。问题不会因为搁置了就自行解决,只会越攒越多、越拖越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工作重点,如果不调整到帮助基层解问题、抓落实上,不管多么运筹帷幄、谋划思虑,群众只会老不信、不买账。

  三、庄稼和草没分清,先锄了再说。“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下田锄地,要什么不要什么,是首先需要搞明白且认清楚的大事。干工作,目标不明、重点不清、政策不熟、环境不适应、负面清单不具体等,就得三思而行、慎重下手。除了“急躁症”“厌倦症”之外,个别领导干部唯我独尊,没有民主科学决策的意识和讨论集思广益的习惯,自己各方面素质不够过硬,还对基层控得过死,视自主探索和形式创新为“异端”“不听话”,导致落实“亦步亦趋”,甚至“难产”。“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一线岗位落实的任务,领导机关、党员干部应先学懂弄通,才能让基层党员干部干得痛快,让群众心里敞亮。

  四、调水的人比挑水的多得多。“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抓落实,不缺喊加油口号的人,最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人才。基层调研中经常发现,基层单位编制不少、人头攒动,唯独能干会干的人相对不足。表现在工作分工上,越往上机关分工越细,政策法规、督查指导、典型宣传等各负其责。事实上,到了乡镇和村居,具体抓落实的就是一两个人,既在应对各种材料和报表上吃力,也在推动政策在辖区落实上捉襟见肘。不仅落实质量难以提升,还滋生出上下矛盾。有的单位,工作推进顺利了,成绩归功于“领导有方”“调度有力”;出现问题苗头了,从来不自我反思,光给别人打板子,一再批评一线挑水的人“资质不全”“操作不当”。于是,基层干部开始恐惧干事。这与权责不一致、分工不合理以及“功劳”“苦劳”割裂不无关系。

  五、农药层层稀释,虫子越治越多。问题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工作中有的干部回避问题,谁谈问题就恼谁。表现在基层调研上是“木人探海”,光走大路,搞盆景观赏;表现在工作总结是“尽善尽美”,功过“九一开”,甚至问题“一笔带过”;表现在工作推进上是“撒芝麻盐”,因为不知问题且不顾轻重缓急,大搞平衡,平推平拥、添油战术,事倍功半。推进某项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是多样的。但具体到一个单位,最适合的可能就一种。有的部门开展指导、考核、调度时等同要求,不够精准,导致基层单位不能突出重点,只有面面俱到方能达标。不管庄稼有病没病平均撒药,虫子治不了不说,还将导致资源浪费。

  六、好看的画饼不充饥。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石。“画饼充饥”“揠苗助长”等成语告诉我们,虚假繁荣终归是假的,“精神胜利法”换不来一场胜利。有少数干部在拿思路打算作成果经验、开空头支票上“各有一套”,总以为震天的口号、注水的材料、拉风的面子工程可以“一招通吃”,明明掩耳盗铃、鸵鸟自埋,自己搬石头砸了脚还呻吟叫屈,终归瞎忙一通,自欺欺人。“形式主义害死人。”有些民生好事,与其花空心思纸面画饼,不如尽力尽早落实下去,或者推动部分落实,更容易提振基层的信心,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七、试验田只换品种不推广。“试点能否迈开步子、趟出路子,直接关系改革成效。”试验田里高产的品种,大力推广开来,才能不枉一番艰辛探索。然而,极个别单位搞“试验田”“样板间”,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事事都搞、年年都抓,不停换新品种,就是没有全面秋收的时候。这般短促突击的“创新”,容易成了“瞎折腾”,一时选树的正面亮点也可能因为后续关注不够而成为负面典型。虽然这只是些个别现象,但影响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上下同欲者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离不开全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让基层顺心,让群众舒心,必须从问题最多、难度最大的地方做起。

  一是先正己后正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党员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应该做以上率下、亲力亲为“最可爱的人”,而不是颐指气使、吆五喝六的“二传手”。招领任务应先挑最艰难的,将最有挑战性的任务留给自己。表彰奖励应优先考虑一线具体抓的基层科员,而后考虑领导机关高层领导干部。问题整改应先自我革命、优化提升自身的不足,而后才能提高指导和领导别人的权威性。

  二是不唯上只唯实。责任担当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优秀品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每个干部各得其所,就应该明白岗位的职责和服务对象的需求,这是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不能做机械僵化执行指令的“机器人”,克服“领导让干啥我干啥”“没有依据就不工作”的懒政思维,主动作为、主动担当、创新作为,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是做到事了案结。“有问题并不可怕,怕的是对问题麻木不仁。”真抓实干的人会发现系列大量的问题,为突破瓶颈、开创局面而殚精极虑。具体工作落实中,也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紧密团结群众,集中优势资源,才能突破一个缺口。在此基础上,稳扎稳打,帮助基层推动问题解决,切实克服困难和矛盾。

  四是坚持群众主体。群众是工作落实的受惠对象,更是加快推动落实的主力军。几乎没有一项工作,可以脱离群众抓落实。要重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全面征求和吸纳群众的意见建议,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团结奋斗搬掉拦路虎和绊脚石。要扩大群众参与渠道,成果让群众打分,克服个别干部身上存在的只管“做没做”不顾“好不好”现象,从境界、态度、标准、能力、作风等方面来一次大整顿,让工作落实体现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成果上。

  五是优化干事环境。如果种田的效益不如不种的,谁还愿意去下苦力?抓落实,营造“实干者最光荣”的氛围是基础。落实过程中,也必须给予充分的自主权限和资源支持。关键是结果导向上不能含糊不清、表里不一。必须建立重平时重积累的科学考评体系,让实干有为者政治上能进步、经济上得重奖、社会上有地位,免受“洗碗效应”和诬告陷害等干扰,让干多干少不一样,让干好干孬更不一样,营造谋事干事、成事成才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