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学习心得
“沉浸式”讲好“中国故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八江村党支部选调生 梁宇柯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1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回信中强调,要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沉浸式”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义务,也是当代青年干部必须肩负的重任。当代青年干部要沉下基层积素材、面向一线挖典型、用好媒体做宣传,把“中国故事”讲得到位、讲得精彩、讲得动人,用故事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走近人民群众“寻素材”。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好作品一定是“接地气”的,端坐在办公室里,仅凭“空想”无法是写出“打动人心”的文字的,敲打出来的作品也是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的。人民音乐家吕其明的创作秘诀是“向人民学习,向优秀民间音乐学习”,通过在一线生活的经历,他不断创作出《红旗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优秀的歌曲。当代青年干部要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创作态度与敬业精神。“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当代青年干部要主动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善用调查研究“传家宝”,俯下身子向人民群众“取真经”。在基层一线,观察群众的生活,倾听群众的声音,摸清群众的需求,了解群众的想法,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悟所得融入调研材料、新闻报道中,把“冰冷”的文字变成“有思想、有灵魂、有温度”的文章。
深挖一线典型“小人物”,树起最美榜样“风向标”。
《秀美人生》这部电影讲述了扶贫干部黄文秀奋战在脱贫攻坚的励志故事,电影《中国医生》向大众展现了中国医护人员在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电影《天渠》根据黄大发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当代愚公”的故事。“大英雄”都是来自“小人物”,他们默默耕耘一线,用实际行动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多从“象牙塔”走出,已有满身“书生气”,还需沾些“泥土气”。“身在”基层,在向乡镇干部、村“两委”、党员同志学习工作方法的同时,也要将手中的笔墨化为“锄头”,深挖奋战在抗疫一线、抗洪一线、乡村振兴一线的“小人物”,让他们成为故事的“主角”,把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记录下来、传播出去,让他们成为“光”,让更多青年“逐光而行”。
掌握舆论宣传“主阵地”,传播中国发展“好声音”。
新时代背景下,舆论是把双刃剑,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错误的舆论误导人。基层老百姓学历普遍不高、思想较为单纯,容易被“错误”的言论影响。作为当代青年干部,要与群众干在一起、想在一起,以“细嗅蔷薇”之心关注群众生产生活,切实把握好群众思想动态,多措并举把国家好政策送到群众“家门口”,传到群众“耳中”,融进群众“心底”,形成带“正能量”舆论氛围。同时,当代青年干部要善用网络新媒体,把自己眼中见到的基层好风光、亲身经历的基层好变化、实实在在的惠民好政策,写成文章、报道,在网络平台上发出,向世界述说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发布人:
12371网友567zqa
发布时间:2021-12-26 23:42
赞
1
收藏
阅读人次:3533
初审:凌晨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