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述职评议牵牢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牛鼻子”,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重要抓手。集体“会考”、全面“会诊”、全员“会战”,推动述职述责“实打实”、评议开方“硬碰硬”、整改亮效“沉甸甸”,一年压茬一年推进党的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
紧盯“如何述”,树牢“会考”风向标。“会考”重在“抓书记”。党组织书记能否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有没有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假把式”,听有多少个“我”“提锅上灶”、揭短亮丑,述出忠诚担当。“会考”还在“书记抓”。党建“书记项目”“一号工程”如何抓如何领,有没有“虚、漂、浮”的问题,看有多少“硬杠杠”由软变硬、由粗变细、由虚变实,围绕换届成效以及保增长、稳大局、惠民生、促振兴等方面,检验抓党建的成色。书记愿抓、善抓、敢抓,所在组织便形如“雁阵”紧密有序;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结合得越紧、融入得越好,成效就会越明显,抓起来就越有劲。
聚焦“如何评”,开准“会诊”诊断书。会前调研多开“直通车”,通过实地走访、汇集联系领导和党建指导员反馈等形式,了解联系党组织常态状况,系统梳理上年度整改、隔年考核项等情况以及巡视巡察、信访反映、专项督察等发现的问题,安上“显微镜”、装上“望远镜”,综合研判各单位党建工作的实际成效和真实水平,避免“会做”不如“会考”。“点评”坚持“一述一评”,直奔主题抓“七寸”,一针见血点“痛处”,见人见事够“辣味”,开方抓药显“辣劲”。现场设置党代表、群众代表等提问环节,不以问题多寡、提问时间为限,顺藤摸瓜、挖深问透,确保党建工作虚化、淡化、弱化、边缘化的根子在哪里,评议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
强化“如何改”,用好“会战”靶向药。“述”好“前言”,“晒”足“众议”,“改”实“后半篇”。利用线上线下“公示栏”“群言堂”“朋友圈”晒报告、晒成果,设置“评价键”“意见簿”,形成“一人述众人评”的最大同心圆。结合自身找、上级点、群众提的意见,召开整改问题分析部署会,揪住现实问题,剖析潜在风险,瞄准“关键点”和“突破点”,盯住关键人、关键事,打好问题“防御战”“攻坚战”,确保抓之有方、抓之有力、抓之有效。坚持开门整改,把群众的力量组织起来,将群众的诉求和智慧体现于关键细节,用群众即时感受把准整改的节奏、步调和效果,“重”在平时抓常效,“劲”在压茬管长效,形成永磁“闭环”,不断把党建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