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堂”本指“不二价”,是个中性词。后来引申到政治生活中,多指一个人说了算,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作风。而搞“一言堂”的主体,大多是“一把手”,“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少数”,权力集中、责任重大、岗位重要,“一言堂”在“一把手”面前显得格外容易。
有集中没民主,有权力没制约,那么必然滋生腐败。当前,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一直在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杜绝“一言堂”,但是在现实工作中仍存在只将权力放在眼前,把民主抛之脑后的“一言堂”现象,且形式不一、表现多样,既有专横跋扈、暴躁如雷的“暴君”式干部,也有平日态度和蔼、作决策时无声无息的“温柔”型干部。不管“一言堂”的表现形式如何,这都是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的“恶行”。若想避免“一把手”决策“一言堂”,就必须有主见、善纳谏、受监督,推动“一言堂”向“群言堂”转变。
“一把手”要高人一筹有主见。“一把手”就好比领头雁、领头羊,是指方向和带方向的,若在重大问题和重大决策上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则很容易导错航、领错路。要想成为别人的主心骨,首先得自己有主见,这就要求“一把手”要站位高、方位清、定位准,有高人一筹的智慧、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善于担当的能力,比别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带头干事创业、攻坚克难,让决策做得心服口服,让队伍走得行稳致远。
“一把手”要广纳群言善纳谏。善于纳谏、从善如流是“一把手”民主的标签,“一把手”若仅有主见,任何事情都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路来,这就缺少了“纳谏”的自觉性,不可避免出现“一言堂”现象。“一把手”要带头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既要听取多数人的意见,广纳群言,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又要听取少数人的意见,不遗漏任何一个“真理可能站在少数人一边”的机会,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把各项决策做好、做对、做到位。
“一把手”要十目所视受监督。由于“一把手”权力集中、岗位重要,再加上监督少、监督难,花钱“一支笔”、用人“一句话”、项目“一手抓”等“一言堂”现象随之发生。若“一把手”蜕变成“一霸手”,则很快会滋生腐败现象、污染政治生态。因此要让“一把手”受监督,就要从思想上管起来,从制度上严起来,从责任上追起来,督促“一把手”增强“群言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提高对集体决策原则的认识,推动民主集中制严格有效落实。同时要织密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网,对违反集体决策程序、破坏民主集中制的行为,必须要利剑出鞘,严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