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读懂“十份入党申请书”里的信念如“一”

山东省乳山市第二中学 李振华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50集系列微视频《足迹》第三集《十份入党申请书》播出,讲述了1969年15岁的习近平同志下乡成为一名梁家河知青期间曲折的入党故事。入党入团屡次遭拒,习近平的信念火种却愈燃愈炽。

  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在当时“文革”的大背景下,信念坚定的习近平毫不气馁,短短半年就写了十份入党申请书,终于在20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习近平总书记的入党故事启迪后进,只有坚持进步、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担当大任的信念始终如“一”,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才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肯定,从而实现青春的价值。

  坚持一个方向,把准人生的“方向盘”,“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自幼生长在革命家庭的习近平,无惧20世纪70年代风起云涌的社会环境,始终坚定追随与生俱来的红色信仰指引,在黄土高原的艰苦环境中让信仰的种子生根发芽。“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回首向来,一代代初心如磐的共产党人在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披荆斩棘,铸就了一道钢铁长城。青年干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政治本色,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指路明灯”,善用“大思政课”的“除草剂”,及时清除思想的“杂草”,做政治素质过硬的合格青年。

  坚持一片热忱,提振干事的“转速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来到梁家河不过两三年,习近平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延川话,渐渐熟悉了所有的农活,乡亲们称赞他为“吃苦耐劳好后生”。习近平见识广博,村民有大事小情都找他商量,还未入党的他就已经成为了人民满意的勤务员。“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新时代的青年干部同样要经过基层这所“大学校”的历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增长才干。要能够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就必须“能吃苦”。青年干部要上好“吃苦”的“必修课”,甘于“沾泥带露”,方才能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在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田”里做好勤恳踏实的“孺子牛”。

  坚持一份情怀,配强致远的“发动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与推举下,习近平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担任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后,习近平同志一点一滴带领乡亲们干实事,一心一意为乡亲们谋幸福,为日后担当大任打下了坚实基础。攀登者不畏险峰,前行者不惧路长。青年干部要涵养“功成有我”的担当情怀,运用全局思维,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新的赶考征程上奋楫扬帆。“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青年干部是最富于工作热情的群体,要努力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当作目标,以奋斗为笔、青春作墨,书写无悔的人生答卷。
发布人:12371网友eiuag4 发布时间:2022-5-30 15:29 收藏 阅读人次:6460

初审:吴晓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