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活已半年有余,闲来翻看驻村日记,在村时光仿若弹指一挥间,安徽省南陵县三连村党委书记江杰的教导历历在目。
今年57岁的江书记在村工作已35载,他资历深、经验足、有才华,在村民心中有较高的威望,也是我最崇拜的对象。一页页笔记帮我重温着书记的言传身教,帮我整理着基层的成长心得,在字里行间的回忆中,有三篇成长日记想跟大家聊一聊。
成长日记第一篇:我是“小小调解员”
今天村里有两家村民闹了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大家都急得焦头烂额,正在镇里开会的书记接到消息后,先通过电话稳定住两家的情绪,会后便立即赶到村里,令我惊讶的是,别人忙活半天都没调解好的难题,书记一来,不一会儿两家人便和好了。时常听旁人说只要江书记在,村里就没有解不开的矛盾,今日所见,果然名不虚传。
事后,我趁书记有空时前去请教,书记跟我说:“丫头,不要害怕,其实村里做群众工作不难的,老百姓就争两样东西,一是争口气,二是争分利,只要把握好情理二字,把他们的怨气化解开、利益维护住,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书记常说群众工作是最能锻炼人的,正因如此,每次下户走访,书记总会带上我,一次次的入户经历让我明白:对于村民的疑问,一定要熟悉政策依据;和村民进行沟通,一定要有磨破嘴皮的劲儿;想让村民信得过,一定要以身作则、事事带头。
一次次的亲身体验让我体悟到群众经验要靠积累、群众信服要靠作风、群众交心要靠真情。如今的我也能独当一面,当起了村里的一名“小小调解员”。
成长日记第二篇:我是“小小讲解员”
三连村是美丽乡村示范点,以15分钟乡风文明活动圈为特色,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这一天,又见前来参观的队伍,书记把我喊上学习,并鼓励我:“丫头,下次再有人来参观,你可以试着讲解一下。”我笑着点了点头,便立刻跟上书记的脚步,一同熟悉15分钟活动圈12个站点的参观路线。
怎么样把每一个站点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我深感压力。书记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语重心长地跟我讲起了村里的故事,“15分钟活动圈里像家风家训馆、农耕文化馆、乡村大舞台等12个站点的建设,早些年,对于三连村的村民来说还很陌生,眼下却早已是耳熟能详、乐在其中了……”他耐心地向我讲述每个站点的建设历程,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
趁着热乎劲儿,我整理出了一份讲解稿,空闲时便沿着15分钟活动圈模拟演练,书记听后对我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选调生啊,确实厉害!你讲解得非常到位,以后接待的工作我就放心交给你了。”在书记的信任下,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接待过八批来客了,称得上是三连的一名“小小讲解员”。
成长日记第三篇:我是“小小记录员”
每每看到书记,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每每来到书记的办公室,总能看到在老旧办公桌的一角摞满了笔记本,特别是看到其中颇具年代感的老式本子时,莫名的好奇涌上心头。经书记同意,翻开书记的笔记,我大受震撼,一本本笔记满是宝贵经验的积累,略显潦草的字迹记满了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也记录着35年的岗位坚守、35年的亲力亲为、35年的倾力奉献。
耳濡目染下,我也变得本子不离手,在书记的带领下,我对美丽乡村的建设渐渐了解,对村里的日常工作渐渐上手,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写写心情、写写成长,在日记中书写着小小乡村里的大大村情,记录着半年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本日记就像一段时光缩影,在笔记间,我看到了自己跟随书记的脚步走遍房前屋后大小角落的成长身影,看到了疫情来临时自己在基层的坚守背影……
今后,我要继续记录下去,做一名“小小记录员”,记录乡村的一年四季、记录自身的成长轨迹,时刻牢记“行胜于言”的重要性,努力用自己的行动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