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三农”工作》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这本书内容详实、理论丰富,科学回答了“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纲领和根本遵循。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在“三农”工作上当做到“思”“辨”“行”,凝聚思想和行动上的力量,增强忧患意识、勇于直面挑战、细致解决问题,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业绩。
明确目标、研究问题,在向“难”的路上“慎思之”。气可鼓不可泄。在面对“三农”工作中的问题时,党员干部要“一鼓作气”,越是任务艰巨,越是要迎难而上;越是山高水长,越是要翻山越岭,把问题的研究和化解作为首要任务,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党员干部要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加强对问题的思考、对未来的谋划,实地查看问题、细致剖析问题、耐心解决问题,深入探究、抓牢关键,推动问题迎刃而解;汲取多年来发展的宝贵经验,遵循市场需求和发展规律,在“慎思”中找答案,寻求“三农”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在解决问题中拓展和深化工作的实际成效,进一步筑牢“三农”工作的“基底”。
强化认识、防范风险,在向“前”的路上“明辨之”。面对时代的考验和挑战,在“三农”工作上,党员干部必须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紧迫感不可少、责任感不能缺、危机感不掉线,要始终在思想上“绷紧弦”,在行动上“扭住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拼搏进取、闯关夺隘,防患风险于未然,迎接考验于当下。党员干部需有长远眼光和清醒的认识,不能以眼前利益做决断,不能贪图一时所得而舍弃长远之道,要多算“长远账”、多看“民生账”,从粮食的增产到产业结构的调整,从生产方式的转变到技术体系的完善,从发展格局的变化到数字技术的融合,汇聚资源要素、调整供给结构,以技术进步汇聚发展动能,在抓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上绝不松劲。
把握机遇、开辟路径,在向“新”的路上“笃行之”。党员干部在“三农”工作中要树立起鲜明的导向,坚持潮头而立、走在前列,把握时代的发展机遇,在新优势上增与创,在新道路上闯与干,坚持融入大局去探索,坚持与时俱进去创新,坚持制度创新去推动,提高农业农村的发展水平,切切实实地做好“三农”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员干部要以行动来发挥示范引领效果,立足岗位履职尽责、融情聚力,立足实际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锐意进取、乘势而上的姿态向“新”而进,破除机制上的“束缚”,放开拳脚、迈开脚步,以稳扎稳打厚积发展优势和底气,以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举措拓展发展之道,为“三农”工作插上“创新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