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诗以言志。”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杜甫作为一代“诗圣”,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在四川住了8年,足迹踏遍巴山蜀水,写下诗词数百首,其中不乏流传后世的经典名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大党员干部不妨从杜甫诗词中汲取政治智慧,走好新时代的“为政之道”。
感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民情怀,筑牢“枝叶总关情”的宗旨意识。为躲避安史之乱,杜甫从长安到成都,暂住在一间破草堂内,但即使自身穷困潦倒,心中依然惦记着劳苦大众,在杜甫草堂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词名篇,给后世留下了永垂不朽的千古名句。在四川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向前推进,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让老百姓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党员干部手握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在其位谋其政”,心系百姓、情系冷暖,俯下身子听民意、卷起裤脚访民情、撸起袖子解民忧,把基础教育、基本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增收等人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以“人民满意”获得组织认可,以“人民幸福”衡量政绩大小,成为党的宗旨“代言人”。
读懂“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宁静淡泊,涵养“君子坦荡荡”的廉洁之风。“衰老甘贫病,荣华有是非。”杜甫的一生,是安贫守节、知足长乐的一生,不为名利所累。“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在习近平眼中,共产党人就该“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意识到,人民群众选择我们,是让我们为其服务的,而不是来享乐的,任何时候都要摆正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保持头脑清醒,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把“高压线”立起来,将一切“糖衣炮弹”挡在身外,时刻警惕“围猎”势力,争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谦谦君子。
体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豁达,汲取“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逐梦力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代诗人,杜甫除了饮酒作诗,也曾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航天英雄刘洋说,心中有梦想,生活中就有光,即使身处黑暗,即使身处困境也总能看到方向,那束光将引导你走出泥淖,走向万丈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强当代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国之大者’,担当使命任务,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这既是对青年之期许,也是对党员干部之期望。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要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踔厉奋发、真抓实干,不搞“花拳绣腿”,不摆“花架子”,不做“太平官”争做“追梦人”,在赶考的赛道上努力奔跑、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在平凡岗位上争创不凡业绩,勇攀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