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玉兰花开了又落,雨后的空气中弥漫着合欢花的清香,教学楼外的枝桠疯长,却也总挡不住艳阳。一年一度岁月长,毕业的六月终又如约而至。无数次的离别换来了无数次的成长,无数个懵懂的少年踏出校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前路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自当奋意向人生。毕业季下的中国青年仍然要以梦为马,不坠青云之志;仍然要接续奋斗,在新蓝图上一展拳脚;仍然要争做有“甲方感”的新时代“乙方青年”。
“甲方感”是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在纷繁复杂的新时代,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人们,总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诱惑和困扰,许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选择“躺平”、不作为,当一个拨一下动一下的卑微“乙方青年”。但正是因为乱花渐欲迷人眼,才更要努力看清才能没马蹄的浅草,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那份责任,让“甲方感”始终常伴生活左右。回望历史,许多的中国青年用“甲方感”回答了时代之问:民族危亡之际,“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彼时的青年用一腔“甲方感”艰苦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改革开放之初,“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无悔的青年用一股“甲方感”呐喊出催人奋进、铿锵有力的誓言。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应当做有思想的苇草,做击不垮的“乙方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创造精彩人生。
“甲方感”是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的拼搏与奋斗。“你要自己发光,而不是总折射别人的光芒”,青年应如炬火,应做那唯一的光。毕业生们要摆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乙气”,只因为“甲方感”从不辜负对拼搏的“乙方青年”允诺,从不吝啬对奋斗的“乙方青年”褒奖。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古有车胤囊萤映雪,祖逖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偷光;今有华罗庚“华氏不等式”的命名,史铁生《我与地坛》的问世,于敏“两弹一星”的国士无双。正是因为“甲方感”不止,中国青年的奋斗才不息,奋斗是面对苦难不肯屈服命运的倔强,奋斗是面对艰难险阻毅然决然冲向前的坚定。前进的道路决不会一帆风顺,但“甲方感”的青年永不止步。奋斗路上会有不言自明的艰辛,会有漫漫长夜的难熬,但滚滚天河毕竟东去,回望无数岁月和山川,总能激荡起少年胸中的无限慷慨。追风赶月莫停留,我们应当做逐梦追光的“乙方青年”,用青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甲方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主人翁意识与主体意识。“再微小的光也是光,再平凡的人也有他们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要有主人翁意识,要心怀“国之大者”。坚信自己是大事件中的小人物,是建功新时代的造梦者,是高举理想信念旗帜不动摇的接班人。做有“甲方感”的桥梁纽带,在新天地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眼底吴钩看不休”的革命洪流里有“甲方感”的青春志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建设大潮里有“甲方感”的青春汗水;“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改革年代里有“甲方感”的青春活力;“彩云长在有新天”的新时代征程上有“甲方感”的青春梦想。志存高远方能登高望远,少年们不可能永远是少年,但祖国大地的夏天一定有少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己的“甲方感”,增强做中国青年的志气、底气、骨气,倾尽所能地发出光和热,方能扬起风帆。我们应当做与时俱进的“乙方青年”,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对于毕业生而言,这个夏天的蝉鸣或许比任何一年都要聒噪,但青春总有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之势。人声杳杳处,仍要争做有“甲方感”的“乙方青年”,走出校门的明日国之栋梁,胸中自有丘壑,立马振荡山河。少年不惧岁月长,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投身伟大实践,将实现小我价值融入实现大我梦想中,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