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启动“党课开讲啦”活动,一堂堂内容实、形式新、走心动情的党课开讲,让党课实力“圈粉”。党课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综合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党组织要把讲党课作为加强党性教育、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途径,聚焦“谁来讲”“讲什么”“怎么讲”的问题,打造主讲团队,优选党味素材,搭建创新平台,让党课有实效、有内涵、有问题。
聚焦“谁来讲”的问题,打造一支主讲团队,让党课更有实效。讲好一堂生动党课的前提,就是要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明确主讲人,邀请老党员讲革命故事,驻村第一书记讲致富经验,领导带头讲、榜样示范讲、党员争先讲、专家专题讲,将个别党员“一枝独秀”转变成众多党员“百花齐放”,让党课教育更接地气、更有魅力。解决好“选什么人”的问题,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组织遴选”方式,在优秀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实用技术人才等人员中择优遴选“政策理论类、经济发展类、社会管理类、科学技术类、先进模范类”纳入主讲队伍当中。各级党组织要注重建立师资培育长效机制,重点挖掘培养一批讲得透党的声音、走得进党员心窝、留得住基层受众的师资力量,着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行好、党性强的主讲团队,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讲党课,确保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讲什么”的问题,优选一批党味素材,让党课更有内涵。党课内容要紧扣主题、紧跟形势、紧贴实际,要突出“党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核心内容,注重讲清、讲透、讲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引导党员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找准知识点,有所侧重,按照“党员需要什么,党课就讲什么”的原则,根据党课的主题、内容,把涉及的知识点梳理出来。要了解授课对象特点,对其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工作经历进行认真分析,根据他们的特点确定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以增强党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搞清楚授课对象的知识短板、薄弱环节、经验盲区在哪?最关注的热点难点是什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热点难点问题穿插在党课中,提供解难思路,以此来达到“授业解惑”的目的。
聚焦“怎么讲”的问题,搭建一套创新平台,让党课更有温度。授课内容要有滋有味,授课语言要有声有色,授课方式要有形有趣,才能让党课活起来、党味浓起来、党性强起来。讲党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在授课中穿插视频连线、隔空对话,让听讲人身临其境,也可以现场问答、互动交流,一来一往间碰撞出闪耀的“思想火花”;可以打破以往“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展观摩式、体验式、互动式、沉浸式党课,也可以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进党性教育基地、搬上互联网,依托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围绕党的革命故事、历史经验等方面进行展开,同时用活网络媒体,搭建线上微党课平台,打造集党性教育、互动学习为一体的网络主阵地。方式上进行创新,语言上更要鲜活,多一些通俗易懂、直白朴素的大白话,确保听讲人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发挥出党课春风化雨、深入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