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组织工作

脚踏“实”地为乡村振兴干部注入“新”能源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委组织部 卢路 李国强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干部队伍是关键。一支稳定的、扎实的、有能力的干部队伍好比“定盘星”,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要在选优配强上做“实功”,培训提能上求“实效”,鼓励激励上谋“实招”,以最有效、最合适的举措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能源,才能使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在选优配强上做“实功”,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是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要把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激活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为乡村振兴培育强劲动能。要聚焦乡村振兴用人需求,坚持德才兼备、群众认可、注重实绩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要大力选拔思想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的优秀干部充实进领导班子,通过抓实一线培养,深入一线考察,强化一线选拔,注重一线激励“四个一线”措施,打造年龄结构合理、经验能力互补、性格气质相容的领导班子。要畅通选人渠道,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切实解决干部队伍老龄化、综合能力偏低等突出问题,确保乡村振兴干部队伍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趋优。

  在培训提能上求“实效”,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当前,面对农村一系列复杂问题,有的干部“硬招”不能用、“软招”不管用、“新招”不会用,时常面临本领恐慌。因此,做好乡村振兴干部培训,须臾不可放松。要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实际需要“量体裁衣”,统筹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差别化、个性化培训,避免教育培训“大杂烩”。要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采取集中轮训、专题讲座、现场观摩、交流研讨、“送教下乡”、“下沉办班”、“流动课堂”等方式,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干部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培训,增强干部履职能力。要大力推广网络授课,促进干部将新知识、新技术运用到乡村振兴建设实践。要打破培训地域界限,分批次选派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扩大视野,有针对性地邀请专家、学者、教授等进行专题讲课,提高培训质效。

  在鼓励激励上谋“实招”,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乡村干部队伍是基层工作的“神经末梢”,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缺乏有效激励,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要树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鲜明导向,真正把“向艰苦边远地方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的政策落到实处,在提拔任用、岗位聘用、职级晋升时,优先考虑在乡村振兴一线历练过的干部,让实绩突出的干部发展有前途、晋升有机会。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绩效考核兑现、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激励约束机制,让“脚上沾泥”“真材实料”“久经沙场”的干部在政治上有“盼头”,在工作上有“劲头”。要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落实干部健康体检、工会福利、带薪休假、生病探视等措施,切实保障干部权益,为基层干部全心全意投身乡村振兴工作保驾护航。
发布人:卡卡斯 发布时间:2022-7-13 14:56 收藏 阅读人次:4465

初审:李爱国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