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从“新疆之行”悟透选调初心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广益街道选调生 李家宬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强调,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作为一名在基层锻炼的“选调小白”,我明白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社区工作更应践行初心使命,站稳“人民至上”坚定立场,用好“竹杖芒鞋”,走好“选调之路”。

  学好“有字书”,重视“无字书”。成长无捷径,勤学强本领。毕业后从遍布精密仪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走进事务纷繁琐碎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我便告诉自己当以社区工作为契机,首先要结合工作需要学习,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时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主动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利用好社区一手资料,将“有字书”学以致用;更要珍惜“阅览”“无字书”的机会,在社区我认识了许多在基层工作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老前辈”,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迈开腿、蹲下身的必要性,只有把学习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搬进老百姓的“庭院炕头”,诚心诚意地拜人民为师,做到真心求教、虚心听教、用心思考,才能提升矛盾处置、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锤炼能担重任的“铁肩膀”,不断积累经验、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练好“脚底板”,走进“百家门”。脚下有力,心中有数;我知群众,群众信我。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的如今,无论是国家领导走访考察,还是基层干部调研慰问,都能看到优秀共产党员与人民同围一张桌子、共坐一张板凳的倾心热聊场面。作为非无锡出生长大的新选调生,我知道扎根群众是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基石,我必当传承好这一光荣传统,走家串户、奔赴一线,力争说得“乡音”、了解“乡俗”,多听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多看看群众“心头上的难处”,用初心与坚持去铲平居民心中的堵点和难点。无论我们来自哪里,基层永远都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应当时刻备好“竹杖芒鞋”做成的行囊,牢记我们始终是群众的“家中人”,走好新时代基层“乡间路”,不断增进与群众的“乡情”,成为群众真正的“乡亲”。

  当好“贴心人”,解决“心头事”。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无论是读“无字书”还是练“铁脚板”,都是为了满足群众的美好期盼、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选调在基层,而基层是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于群众而言,办好民生实事的雪中送炭,远比“摆拍式”的关心慰问、“打卡式”的嘘寒问暖要来得真诚。在基层,我们当以“心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的实干精神将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并付诸行动,把困难想在前头、把工作做在前头、把责任担在肩头,始终胸怀“无我”的赤诚、坚定“不负”的信念,敢啃“硬骨头”,勇于“挑大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桩一桩出成效,常问民之所需、常解民之所难,善谋惠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以心交心、以诚换诚,群策群力、共克难关,以“舍我其谁、勇当尖兵”的决心当好居民的“守护者”、群众的“勤务员”。
发布人:栗子 橙子 发布时间:2022-7-23 15:35 收藏 阅读人次:2690

初审:杨南方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