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随笔漫谈
汲取古语古训中的“廉洁养分”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陆萍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古人向来崇尚清正廉洁,并留下了大量关于清廉的诗词名句,通过感悟古语警句中的清廉文化,弘扬清风正气、争做廉政先锋。
从“日日悭贪心未足,直待荒郊卧土丘”中认识贪欲之害。
汉代有个大臣田延年,官位到了大司农,主管国家的财政和经济。为汉昭帝修陵寝的时候,他征用了民间很多的牛车运送砂土。征用费用每辆牛车多报两千文。实际发给租户每辆牛车是一千文,三千万被他自己装了腰包。逮捕时,田延年感到自己罪责难逃,自尽而死。“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火,不遏则滔天。”清正廉洁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如果一味痴迷发财、收受贿赂,违背原则、以权谋私,最终必然是走向堕落和毁灭的深渊,实在是得不偿失。贪心无边海嫌窄,心底无私天地宽。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常思贪欲之害,既是党性原则的要求,又是严以律己的方法。党员干部务必对贪欲之害有清醒的认识,经得住考验,抵得住诱惑,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从“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中带头廉洁从政。
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很多难啃的硬骨头,吃苦耐劳、敬业奉献、履职尽责是考验党员干部初心和使命的试金石。如若因为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止步不前,伴随成绩而来的往往会有阿谀奉承和以“礼”相待。“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越是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和“围猎”,我们越要保持警醒和敬畏,从拒绝一顿饭、一张卡做起,带头倡树廉洁之风。正所谓,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怀“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律己之心、常修“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的为政之德、常思“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的贪欲之害,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保持“去时还似到时贫”的清廉本色。
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中涵养清廉家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代代相传的立身治世哲学,讲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其中包含着以家风建设倡导和谐社会风尚的微言大义。包拯晚年在家中立下一块石碑,刻上《诫廉家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不仅崇尚节俭,严以律己,更“以廉率属,以俭持家”,留下“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的十六字箴言家风,不仅让曾氏子孙受益良多,也影响带动身边的大批人士。“妻贤夫祸少,官廉民益多。”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带头建设严的家风,以廉洁观念筑牢家庭防线,管好自家人,看好自家门,时刻教育亲属子女勤俭节约、遵纪守法,以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发布人:
沂莲
发布时间:2022-8-2 16:59
赞
0
收藏
阅读人次:6430
初审:楚搴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