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议题”制度是将专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类各级会议的第一议题。
建立实施“第一议题”制度,持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升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淬炼,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不妨以“四化”为重要抓手,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促使“第一议题”长效化。
以“即时化”凸显及时性,让“第一议题”动起来。“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推动“第一议题”制度化,让“第一议题”动起来,就要以“即时化”凸显及时性。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在第一时间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各项议程的第一项,作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及时在各级各部门的领导班子会和全体干部职工会上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讲话、最新文章、最近指示、最新要求,将之作为“第一议题”,摆上重要议程,同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等重要内容,于第一时间列为各级各部门党(工)委(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其他重要会议的“第一议题”,推动形成“第一议题”制度化,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再好的制度不落实就落空”,让“第一议题”制度活起来,还得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把各级各部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情况纳入考核范畴,同时坚持徙木立信,注重考核结果运用,避免一考了之。而要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和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对“第一议题”制度不落实的,实行一票否决,落实不力或搞敷衍落实的,责令限期整改,限期不予整改的,启用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及时调整至非领导职务。
以“点题化”圈定学习重点内容,让“第一议题”有抓手。直奔主题、切中要害,则事半功倍。让“第一议题”制度走深走实,就要避免形而上学,让“第一议题”看得见、摸得着,对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做到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方法得当,使“第一议题”制度由抽象变具体,从看似远在天涯的“高大上”变成近在咫尺的“触手可及”。要以“点题化”,圈定学习重点内容,让“第一议题”有抓手。要紧扣学习重点内容认真研究制定学习计划,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研究确定学习内容,并结合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及时确定学习的重点,圈定学习的范围和内容,确定学习的指定必读书目,同时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有的放矢思考研究相关问题,并始终注重秉轴持钧、以一持万,为开展工作找准“金钥匙”和“定盘星。”确定点题学习的重点内容后,要坚持趁热打铁,及时组织学习,确保制度执行常态化,避免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中一头雾水,当“无头苍蝇”,蛮干、乱干。
以“流程化”形成议题闭环,让“第一议题”高开高走。让“第一议题”高开高走,就要实行流程化管理、清单化运作,以“流程化”形成议题闭环。要重点从习近平总书记对本行业本领域相关的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公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学习的重点,以项目化的思维,从中确定学习选题,形成学习研究项目和跟踪督办立项,并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督办,以此推进“第一议题”制度落实,从而形成明确目标立项、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看项,以及整改提升促项的工作闭环,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推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形成“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良好局面。
以“能动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第一议题”往深里走实里做。“学习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让“第一议题”制度取得实效,就要以“能动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第一议题”往深里走实里做。要坚持“学用相长”的原则,把坚持“学以致用”作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用结合情况”作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成效好坏的唯一的评判标准和重要试金石。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以“第一议题”制度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在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中,严格按照中央统一要求进行领学,深入领悟有关内涵和精准实质,精准把握外延,把“第一议题”制度的贯彻落实与正在开展的工作相融合。通过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结合实际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措施,形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