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随笔漫谈

@选调生 到村任职要明确“是与非”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金盆乡营盘村 邓朝阳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基层是磨砺的“练兵场”,成才的“磨刀石”,有计划地安排选调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大制度性部署。到村任职选调生,既是百年征程的见证者,又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更是辉煌未来的建设者,要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职责使命,明确三个“是与非”,主动放低姿态,虚心学习,在村里多观察、多体验、多思考,在基层经风雨、干事业、强本领。

  “到村任职”非“到村挂职”,是“人在心在”的沉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基层工作,选调生要想在行动上迈开腿子,甩开膀子,迅速熟悉农村工作,就要沉得下心,俯得下身,真正做到吃住在村。然而,个别单位“虚派”不“实派”,把到村任职当作“走场作秀”,选调生到村任职“见名不见人”“岗在人不在”,甚至出现选调生到村任职文件出台近一年了,“村两委”同志连选调生长啥样都不知道。“基层是最大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到村任职是选调生了解基层、增强本领、成长成才的宝贵经历,玩“睁眼闭眼”和“管理真空”,终会误国误事。只有真正在农村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思考问题、实际解决问题,在到村任职期间成长、成熟、成才,那么将来在走上领导岗位时做决定决策才能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工作的方式方法才会具有科学性和实操性。

  “基层锻炼”非“基层镀金”,是“真刀真枪”的实干。“板荡识诚臣,烈火炼真金”。实践锻炼不是去镀金,更不是去走过场等提拔,如果那样,必然会身子去了心没去,还是与群众格格不入,那就是弄虚作假。有的选调生在村里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镀金”心理,醉心于混日子、补经历、熬天数,最后摔打磨练不够,基层锻炼“事倍功半”,严重违背选调生到村任职的初衷和目的,不利于干部自身健康成长。在基层干事创业,是干部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对到村任职的选调生而言,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基层的广阔天地中,真刀真枪的干事创业,才能在基层的“练兵场”上“百炼成钢”。同时,组织部门也要坚持实干导向,健全考评体系,对到村任职没有实绩、年度考核不合格的选调生延长到村任职年限,让“镀金”“混日子”的选调生无所遁形,让有能力、有才华、有实干的选调生“真金火炼”,脱颖而出。

  “主动担当”非“被动作为”,是“用心用情”的履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选调生到村任职,越是边远艰苦地区越能磨练干部的才华品性,越是艰苦边远地区越能培养干部实干担当的能力,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是信任更是培养,年轻选调生应以此为荣、争先恐后,而不是拈轻怕重、挑肥拣瘦。基层工作一头连着上级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幸福路线,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所以,选调生到村任职后要自觉砥砺担当品质,站稳群众立场,克服自满情绪,在工作、生活中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开板凳交流会,主动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践行好党的宗旨,主动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用心用情主动担当作为,做好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在摔打历练中不断提升科学履职能力。

  “千江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在此@和笔者一样的到村任职选调生,要明确“是与非”,人在心在沉淀,真刀真枪实干,用心用情履职,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力争在基层苦练一身真本领、干出一番大事业。
发布人:DengZhaoyang 发布时间:2022-8-26 13:33 收藏 阅读人次:5068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