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西藏阿里:海拔“4900+”的抗疫故事

西藏边检总站阿里边境管理支队 杨军 赵玉龙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西藏疫情暴发以来,根据阿里地委、行署的统一工作部署,在普兰县海拔4960米的马攸木设置群众临时安置隔离点,从8月20日起先后接收隔离群众51人。隔离点工作人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工作理念,坚持“服务群众”与“隔离管控”两手抓两手硬”,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马攸木临时安置点位于全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阿里边境管理支队马攸边境检查站周边,海拔4960米,位于阿里地区与日喀则市交界的无人区,常年平均气温-11℃。

  安置点设立后,国家移民管理局援藏干部、马攸木疫情防控组潘修竹组长,达瓦次仁副组长及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教导员刘红积极走访了解安置群众生活所需所盼,主动协调为藏族群众调配糌粑、酥油等食品,尽最大努力为安置群众改善调剂伙食,集中了马攸桥边境检查站民警和防疫人员物资后,精心“制作一份冒菜,送上一碗热汤”,看似普通的一份便餐对于已在马攸木临时安置点停留10余天的群众而言却并不普通,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防疫人员的关心关爱。前期,马攸桥边境检查站通过为安置群众发放了米、面、油及蔬菜等物资,补给了停留群众的粮食储备;疫情防控组每天定时为安置群众配发方便面、面包、火腿肠等应急物资。这些只是马攸木疫情防控组在开展疫情防控、服务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积极配合政府开展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大量群众在马攸木安置点按下了阿里之行的暂停键。但疫情无情人有情,马攸木疫情防控组全体人员切实将停留群众当亲人,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当做自己的困难来解决。第一时间申请搭建50余顶救灾帐篷,同步发放棉被、提供应急食品、供给水电等,切实将马攸木临时安置点搭建成了一个温暖的“家”。

  整齐的帐篷、醒目的编号、规范的警戒区域划分,这是马攸木临时安置点规范科学管理的外在展现。通过对帐篷逐一进行编号,划分区域设立警戒区、搭建“微信群”、定期发布《温馨提示》等措施,进一步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通过加强防疫常识宣讲、疫情防控政策解读及最新疫情防控成果宣传,增强了安置人员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引导群众主动理解和配合防疫措施,积极做好自我约束,确保防疫措施落实落地。

  马攸木疫情防控组正是通过这些暖心、贴心、务实的举措,使安置在“4900+”的群众感受到了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移民管理警察的深厚爱民情怀。同时,规范科学的防控措施,严格温馨的服务管理,切实阻断了疫情传播链条,在全国海拔最高的边境检查站筑起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发布人:冯玉旺 发布时间:2022-9-2 10:07 收藏 阅读人次:4640

初审:杨南方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