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轻车简从”“减少陪同”已经成为基层常态。但不可否认,如今在个别地方,领导下基层调研“层层陪同”困局仍在不同程度地上演,笔者认为这是与调研的初衷南辕北辙,既牵扯基层精力,也达不到调研目的,更会造成脱离群众不良影响。破解此问题,必须溯本追源,党员干部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刻领会下基层调研的目的意义,走好“思想认识、制度约束、行动自觉”这三步。
第一步:以加强学习、思想转变为“先”,提高“不想、不愿”的认识和自律。改“层层陪同”的不良作风必须牢牢抓住“官本位”“投机讨好”这些思想上的“病根子”,必须把纪律约束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干事创业的思想理念,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把轻车简从作为一种新常态,充分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刻内涵,从党性修养、灵魂深处出发,扭转错误思想观念。上级领导干部把自己看得“轻”一些,对“层层陪同”不能含糊,要毫不客气地表明态度、阐明原则,率先垂范改作风,而不是嘴上说说。下级领导干部把上级领导看得“淡”一些,把更多的工夫和精力,放在抓好平时工作,提高工作成效上,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需求期盼上。
第二步:以完善制度、堵住漏洞为“要”,加强“不能、不敢”的制约和监督。首先,各地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中办、国办《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并结合实情实际,进行完善健全,扎紧“制度笼子”。比如在公务接待方面对陪同的事项内容进行清单化、透明化管理,要调研什么,需要哪些官员陪同,都要服从于调研的目的,与调研考察之事无关的接待、陪同,都应免除,使得减少陪同、简化接待有章可循。同时,要强化监督问责,采取“纪检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模式,通过群众反映线索、媒体设立曝光台、纪检调查问责的方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不断织密监督之网,对搞特殊、搞例外,层层陪同造成不良影响者严肃问责、形成震慑。
第三步:以怀揣感情、讲究方法为“根”,形成“轻车简从、务求实效”的行动自觉。下基层调研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基层目的不在于“下”,而在于下去后“干什么”“解决什么”。调研中要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还得示之以行,有时还得讲究些策略、方法和技巧。在调研的方式方法上,要严格执行“四不两直”工作法,多搞一些突然袭击式的活动、随机式的调研、暗访式的抽查、不打招呼的自主调研等等;多一些自选动作,多搞些自主选题,既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也要到困难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多运用问卷调研、座谈调研等方式,与基层干部群众“零距离”“心贴心”交谈, 去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多开展些“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让基层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要聚焦形成调研成果指导基层工作,重视基层群众的新期待,落实基层减负担、促发展要求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确保经得起基层群众“面对面”检验和历史时间检验。
通过“三步走”策略方法,逐步形成“不想不愿、不能不敢”到“轻车简从、务求实效”的行动自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定政治方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真正为基层减负担、谋福利、促发展,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