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品味“治国理政”中的“真理味道”

四川省富顺县农业农村局 雷鑫宇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二十一个专题,全面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年轻干部砥砺思维、增长才干的理论“宝库”。广大年轻干部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认真品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真理味道”,保持昂扬姿态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

  品味“治国理政”中人民至上的“真理味道”,在念兹在兹中厚植为民之情。人民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中心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系列饱含深情的语言深刻体现了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彰显了大国领袖质朴无我的人民情怀。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年轻干部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自始至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牢人民观点。要拒做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争做躬身入局的“好公仆”,既“身入”基层,更“心到”基层,用心同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用情感悟群众难在何方、盼在何方,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糟心事。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引路人,始终围绕为民服务这条“中心轴”旋转不停。

  品味“治国理政”中以史鉴今的“真理味道”,在深学深悟中把握发展之势。“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光芒,是运用唯物史观认识把握党的历史、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广大年轻干部要保持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坚持由今窥史、以史鉴今,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向历史探未来,善于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发展规律,开拓“以史为鉴知兴替”“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大局视野,进而在实践中趋利避害、化险为夷。同时,要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抓铁有痕、踏石留迹的实干成果,努力为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赢得更大胜利和荣光。

  品味“治国理政”中勇于斗争的“真理味道”,在敢闯敢拼中践行青云之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当前,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加速演进,如何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艰巨挑战。斗争方得初心,斗争方现壮志。广大年轻干部要发扬勇立潮头、勇担重任的精神,在工作中敢接“烫手山芋”、敢啃“硌牙骨头”、敢攀“巉岩险峰”,主动投身于火热的基层建设中建功立业,奔走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苦练本领。要牢牢把握斗争主动、锚定斗争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精准打击。要保持“钉钉子”精神一仗接着一仗打、一茬接一茬干;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于斗争中孕育新机、开辟新局。
发布人:人生如逆旅 发布时间:2022-9-10 10:34 收藏 阅读人次:6139

初审:王战坤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