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经验案例

云南沾益:“课堂+基地”党员教育新“套餐”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委组织部 孙乐颖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引言】

  “这样的培训方式,活动形式多样,灵活生动,不仅通过专题辅导让我们党性得到了升华,理论得到了提升,更通过现场观摩让我们实实际际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掌握增收致富真本领,大家都乐意参加培训”。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以“课堂+观摩交流+实战演练”的方式,积极探索“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成果转化”的培训模式,将现场教学点、实训基地作为“生动课堂”,把特色亮点、典型案例作为“活页教材”,打造“课堂+基地”党员教育阵地体系。

  【背景】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对党员教育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为开展党员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曲靖市沾益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制定下发《曲靖市沾益区2019-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对党员学习的目的、方式、内容、学时等提出明确要求,着力解决教学场地缺乏、教学内容吸引力不够、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师资配备不齐全、阵地使用率低、跟踪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积极开展送教下乡、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加入现场观摩、实践操作等教学方式,按照政治引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典型示范的原则,依托现有区级师资库、党校资源,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亮点,开展具有典型性、实践性、示范性的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发挥沾益区现有7个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杜绝开展活动不扎实,搞形式走过场,真正让党员教育活起来,给各位学员提供一份党性足、“党味”浓、“配料”实的党员教育新“套餐”。

  【做法】

  (一)聚焦一个“主餐”,党员教育“实”起来。坚持从强化党性修养出发,以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为重点,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首课、主课和必修课,教育引导全区广大党员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省、市对课程设置的相关工作要求,每年度下发参考课程表,把佩戴党员徽章、重温入党誓词、晨读党章等活动作为党员教育培训规定动作。围绕当前各项重点工作,建立课程管理体系,高效结合培训载体,抓好红色资源挖掘、“四史”学习以及党内重要法规学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夯实思想根基,为党的伟大事业凝心聚力铸魂,推动党性教育走深走实。

  (二)搭配两种“配餐”,培训载体“活”起来。沾益区创新培训载体,搭建线下实训平台,进一步强化管理体系、规范点位布置、完善教学设施,提供丰富现场教学案例,实现实用技术课堂讲解与实践操作演练相结合,政策理论、红色革命教育与实地观摩相结合。现场教学点运用。严格按照《曲靖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管理办法(试行)》,充分运用好7个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沾益区“九·五”播乐起义纪念馆、沾益区望海小学、沾益区玉林山烈士纪念园、沾益区西平街道彩云社区浑水塘居民小组、沾益区西平街道九龙社区田园综合体、沾益区西平街道“车站记忆”主题公园、沾益区西平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现场教学,截至目前共开展教学100余次,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实训基地运用。出台了《沾益区基层党员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实现每个乡镇(街道)党校至少配套1个实训基地,助推基层更好实践“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坚强阵地保障。沾益区“九·五”播乐起义纪念馆现场教学点,通过讲解“九·五”起义历史、参观“九·五”纪念馆和革命烈士陵园、重走播乐中学到乐利小学的红军长征路(2.8公里)、观看“九·五”风云纪录片等,充分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拓展教育和培训党员干部的新阵地,让参训学员身临其境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三)聚焦三方“点餐”,教育成效“亮”起来。为确保党员教育培训有亮点、有成效,沾益区从师资力量、管理制度、教学方式着手,由学员自主选定部分课程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规划早、中、晚学习时间,分别采取班委领晨读、讲师专题辅导、小组晚自习自主研读或讨论的有效结合,实现短期内的“系统化”学习。课程不拘泥于固定形式,按照培训内容、主题和党员从业领域、工作岗位、学历层次等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收集了解学员培训需求,灵活选用专家授课、观看党教片、红色电影等作为课程内容。制定个性化学习清单,由学员对培训部分课程进行自选,如集中讨论、小组讨论、自主研读等,切实提高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送教上门。搭建线上直播平台,利用腾讯会议同步直播,为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送教上门,让学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可学、灵活参学,增强内容资源学习使用的针对性、有效性,在网上培训、个人自学中实现精准推送、按需送学,打造党员群众身边可移动的“红色课堂”,既保证了参与度,又严格落实了疫情防控相关要求。集结优秀师资。用好“云岭先锋”智慧党教模块,明确培训主题、课程,从师资库中对讲师类型、擅长课程进行选择,特邀市区乡三级精英讲师队伍,紧扣“党校姓党”这一根本原则,引导党员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配合法律法规教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基础党务工作等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的课程,注重挖掘本土党员教育资源,使培训内容广、深度远,能有效扩充参训学员知识面、强化思想认识。截至目前,沾益区按照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的原则,挑选了一批政治素质好、熟悉基层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部分普通党员作为兼职讲师,组建了128人的区级师资库。各乡镇(街道)参照区级做法,挑选了一批善于用群众语言授课、有较强致富带富能力的党员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作为兼职讲师,组建了160余人的乡级师资库,积极推荐上报曲靖市党员教育师资库6人,为培训工作提供强大师资力量。

  【启示】

  (一)落实主体责任是确保党员教育落地见效的保障。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关于加强内容、师资、阵地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鲜明主题和突出主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沾益区实际,明确各级党组织抓党员教育工作的职责任务,把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教育培训与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聚焦解决党员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设计课程,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断提升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水平,推动党员教育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二)完善阵地体系是确保党员教育形式多样的基础。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和实训基地是丰富党员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实训环节,是把党的创新理论延伸到基层、党的声音传递到普通党员的有效载体。充分整合当地优质资源,突出当地亮点、地域特色,开展特色鲜明的党性教育、红色教育、技能培训、能力提升、产业发展等培训,发挥实训基地在实际培训中的“试验田”作用。明确教育阵地专人专管,压实主体责任,确保教育阵地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示范性、可视性和时代性,具备教学硬软件基本条件,推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深入基层一线,实现对基层党员教育需求的有效供给,在各类党员、干部、人才教育培训中实现共建共享,增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创新课程教学是确保党员教育高质高效的前提。沾益区按照党员“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什么重要重点训什么”的培训要求,依托“云岭先锋”智慧党教开展各项培训,对培训类型、培训对象、课程管理、时间安排等实现数字化管理。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相结合,充分运用“学习强国”“云岭先锋”等平台,让流动党员、老年党员参与到党员教育培训中来。为此要善于搭建平台、健全机制、整合资源,才能凝聚起强大合力,多措并举,努力实现阵地和资源建设质量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利用和培训实效的最优化。
发布人:浮生未歇 发布时间:2022-9-22 18:39 收藏 阅读人次:5070

初审:汪青雷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