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基层故事

写好在党政办工作的“三本日记”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雨敞坪镇 李广仁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情况不熟悉、业务不了解、人员不认识是所有初到党政办的“新人菜鸟”面临的三大“疑难杂症”,如何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工作,在基层纷繁复杂的工作中壮筋骨、长才干,由“新人”变“老手”、“菜鸟”变“老鸟”,前辈和我说关键要用好手中的一杆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一个人记忆力有多好,总会有一些时候会忘记一些事情,用笔把需要记住的内容写下来,用文字给工作保驾护航,上一份最安全的“保险”。

  以“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认真态度,写好工作日记。乡镇党政综合办公室是党委政府的综合办事机构,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参谋助手、参与管理和服务保障的作用,可以说党政办是乡镇政府这台“大机器”的“中心轴”,涉及的业务面十分宽广,这就要求党政办的工作人员是精通业务的“多面手”。为了快速认识镇政府的“五脏六腑”,我给每个部门制作了一张特殊“身份证”,第一栏记录负责的业务,如此就能保证以后遇到问题时,定位到具体负责的“器官组织”;第二栏记录工作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如此就可寻找“良医”,遇到问题“对症下药”。此外,只要镇上有会议,我就会把会议内容记录在工作日记当中,确保工作不因我失误。

  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刻苦精神,写好学习日记。许多人眼中党政办工作是一件“苦差事”,“怕苦别来党政办”甚至悄然成为乡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共识”,其中,最苦最累的还是文字工作,日常工作包括公文撰写、工作汇报、领导讲话、应急预案、情况说明、新闻稿件等等,这要求文字工作者是腹有诗书的“活字典”,出口即成章。要想成为“活字典”“政策通”,离不开刻苦学习,但是白天要处理手头工作,学习就只能牺牲休息时间“挑灯夜战”,节假日也要坐得“冷板凳”。要舍得花精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对上要吃透政策,对下要讲得了“大白话”,遇到好词好句就记下来,写好学习笔记,通过学习把自己锻造成提笔能写、开口能说、遇事能干的“党政人”。

  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向上姿态,写好生活日记。“这个报告不行,重新改一下,12点前发给我。”收到这样的信息对于党政办工作者来说是“家常便饭”,有时一篇稿子要精雕细刻十几次,“绞尽脑汁”才被领导认可,拿到“通行证”,其中艰辛只有经历过的人会感同身受。来到党政办才知道“7+24=31”的深刻内涵,周末无休是常态,夜晚加班更精神。但就是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党政办成为单位里最出“小能手”的部门,通过做好小事锻炼出能干大事的“硬本领”。要敢于做吃苦耐劳的“苦行僧”,主动去揽苦活累活,做会务时主动端茶倒水、打扫卫生。要甘于做两头受委屈的“巧媳妇”,在上级领导和各职能单位之间做“润滑剂”,以推进工作为目标导向。把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都写进生活日记,让生活日记成为私人的“树洞”,既能倾听烦恼、也能分享喜悦。

  既入党政办,就要做合格党政人,找到工作方法,努力向“文经我手无差错,事经我办请放心”的标准看齐,于苦中做乐,于奋斗中前行。
发布人:快乐星球 发布时间:2022-9-26 19:27 收藏 阅读人次:8576

初审:安可欣 编辑:李一画 责编:礼嘉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