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致敬张连钢:传承中国精神 铸就大国重器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纪委监委 赵远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全国选举产生了2296名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在这些党的二十大代表中有一位“大国工匠”格外引人注目,他的名字叫张连钢。61岁的他带领平均年龄34岁的团队,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建成了世界上自动化程度最高、作业效率最快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先后9次刷新世界纪录。他是青年干部学习的标杆,我们要从他身上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

  读懂“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爱国情怀,立鲲鹏之志以挺民族脊梁。从业38年来,张连钢扎根港口一线,刻苦钻研技术。在工作中,国外对核心技术的封锁,不断激发他“矢志报国、勇于创新”的家国情怀,立志改变中国港口技术落后面貌。正是靠着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带领团队破解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构建了一整套技术标准,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5G智慧码头,成为工业互联网在港口场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被誉为中国智慧港口的“推门人”。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当以张连钢为标杆,心怀“国之大者”,勇立鲲鹏之志,把个人的目标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奋斗。

  读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奋斗韧劲,铸大国重器以传中国精神。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他科技报国提供契机。当时,张连钢正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但他没有被病魔打败,毅然接过重担。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况,张连钢把“多休息、不能劳累”的医嘱抛到脑后,带着重病之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带领团队搬进在海边临时搭建的集装箱简易房里,迅速展开科研攻关。期间,无数难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作为关键技术,经过数月攻坚都没能达标,成为“卡脖子”的难题。张连钢激励团队,“不能退缩、坚决拿下,否则我第一个跳海!”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攻克核心技术难关,为自动化码头自主创新迈出关键一步。青年干部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坚持,敢闯敢拼、敢为人先,勇于投身基层,磨炼干事创业的本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读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燃生命之光以照复兴之路。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张连钢的身体时常亮红灯,前胸到腿上全是紫癜。医生诊断,这是由于他患肺癌做过肺部切除手术,并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医生叮嘱他要好好休息保重身体。他只是从药店买了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带在身上,又赶回建设现场继续工作。就这样,张连钢始终秉承着“拼命干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的信念,带领团队实现了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破壁,让诸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码头建成后也没有松懈,在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同时,带领兄弟港口一起创新,不断向世界输出中国样本。青年干部当以张连钢为榜样,要怀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强化实干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努力书写新时代的青春华章。

发布人:12371网友18ml2n 发布时间:2022-10-10 10:32 收藏 阅读人次:6420

初审:杨南方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