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择好布局“先手棋”,立中流砥柱主心骨,润物细无声。所向披靡的常胜队伍离不开深得人心的主将,也离不开勠力同心的团队。曾经,打开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一扇门,并走进去取得初步胜利的苏联,根基未稳,赫鲁晓夫的《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发起了一场足以动摇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地震,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更是成为压垮苏联意识形态的最后一根稻草。诚如毛泽东当年所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在党的领导下,全国民族心连心、手牵手,织成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之爱的誓言,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大硕果。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如警钟长鸣,作为党的干部,我们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坚守筑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阵地,绷紧意识形态之“弦”,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各方力量、凝聚众人智慧,杜绝意识形态崩溃悲剧的上演。
把好全局“一盘棋”,破装腔作势伪命题,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的敌人不是邻国,而是人类的贫穷、饥饿、无知、迷信和偏见”。历史上,或披着“和平演变”的羊皮却进行着“颜色革命”的狼子野心,或以“援助”的谎言,发动着意识形态战争,或通过对国民文化渗透,使民族失去了战斗性,或利用和放大矛盾,建设“靓丽的风景线”,诸如此类“战略”,数不胜数。近年来,看不见的黑手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掀起阵阵风雨雷动。在网络的信息洪流中,“认知战”已经打响,“信息茧房”造就了“偏听人”“偏见人”。《荀子·大略》中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作为新时代党的干部,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以“心中有数”的清醒、“火眼金睛”的辨别、“一叶知秋”的敏锐,不断锤炼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面对“和平演变”、“普世价值”等意识形态陷阱,面对“低级红”和“高级黑”的“软刀子”,我们才能勇猛地将“阴谋”扼杀在摇篮里。
谋好破局“制胜棋”,奏气势如虹最强音,扶摇直上九万里。在一次又一次的“傲慢和偏见”中,“外交天团”的句句犀利言辞、次次戳破谎言、阵阵侃侃而谈,实乃大快人心。当“流浪地球”“只此青绿”等文化产品响彻世界,我们看到了久久为功的中国“输出”力量的崛起,华夏儿女倍感自豪。气势恢宏、自信至此的中国,是全体人民创造的中国奇迹、收获的中国成果、展现的万众一心给的底气使然。生逢盛世,我们面临的局势更加复杂,我们不能守着被动破局,而要用文化、技术这把利刃建立中国声音“根据地”。语言,能蛊惑人心,更能振奋人心。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壮大主流声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人民关心的领域中,不能一味埋头苦干,更要通过主流媒体“接地气、讲民意、解疑惑”,“敲锣打鼓”地干,用语言凝聚民心,建起抵御“流言蜚语”的铁堤坝。我们要努力继续创造“李子柒”“这就是中国”诸如此类打动人心的文化产品,用“语言”实事求是地提高国民认知,让传播的中国声音更加婉转悠扬。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学好、传承好、发扬好“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发展与时俱进的慧眼和技术,豪迈地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道路”、传达好“中国主张”、维护好“中国利益”,为建设中国话语权献言献策,为中国底气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