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学习心得
“不畏人知畏己知”方能“醒悟”“知止”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委组织部 童建辉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
让干部醒悟、知止,既要靠“不敢腐”的外部震慑、“不能腐”的制度约束,更要靠“不想腐”的精神堤坝。清代文人叶存仁为官清廉、造福一方,流传下来一首发人深省诗篇:“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寥寥数语,言尽了慎独知止的拒腐防变之道。干部对待“人知”和“己知”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身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从这一维度为干部的不同心态画像,无外乎以下四种。
画像一:“不畏人知不畏己知”,是毫无敬畏的肆意妄为
对纪律规矩、底线红线毫无敬畏,明知是错的仍旧去做,会被人发觉也不在意,这种无所顾忌的极端心态虽不典型,但在干部队伍中却并未根除。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态势下,仍有一些干部不收手、不知止,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道路上一意孤行、胆大妄为,最终纷纷“落马”实属必然。产生这种心态的根源,无疑是理想信念的缺失。党员干部一旦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对贪污腐败的抵抗力,进而迷失方向、逾越底线、坠入深渊。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力戒这一“摆烂”心态,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时刻做到心有所惧、行有所止。
画像二:“不畏己知畏人知”,是心存侥幸的遮遮掩掩
自知犯了错误、做了亏心事不要紧,只要别人不知道就能权当无事发生,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最为典型、最为普遍。在许多“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中,“心存侥幸”是高频词汇,是干部滑向罪恶深渊的助推器。总以为自己做事天衣无缝,总期望犯的错误不着痕迹,总幻想自己可以瞒天过海。殊不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心存侥幸无异于掩耳盗铃。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力戒侥幸心理,时刻自重、自省、自警,做到“君子慎独”,在廉洁自律上始终表里如一。
画像三:“畏己知也畏人知”,是半梦半醒的随波逐流
拥有一定的自我判断,也会在意别人的评判,秉持这种心态的干部具备一定的拒腐防变能力,一般情况下不会犯错,但不能保证永远不变质、不变色。因为还“畏人知”,也就会“畏人言”。当周围政治风气清明、同志关系清清爽爽时,“人知”就是拒腐防变的“保护罩”;当周遭风气不正、“身边人”心术不端时,“人言”就是助腐生变的“催化剂”。筑牢“不想腐”的精神堤坝,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明辨是非善恶,强化“独善其身”的勇气,不随波逐流,做到即便“众人皆醉”仍能独醒。
画像四:“不畏人知畏己知”,是怀德自重的清醒坚定
具有极为强大的自我判断力和内心确信,只要不符合自己的良知、原则,不符合纪律、规律,无论别人怎么说、怎么做,无论别人知不知道,都坚决不做。这是党员干部理应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不想腐”的“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永葆清廉的政治本色,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清醒坚定,“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实际行动筑牢拒腐防变坚固防线,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发布人:
12371网友ids053
发布时间:2022-12-12 08:22
赞
6
收藏
阅读人次:6848
初审:张兵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