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在传唱“延安红歌”中 奏响青春强音

甘肃省岷县自然资源局 刘杰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习近平总书记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上发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  弘扬延安精神》文章,号召全党同志要把老一辈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发扬好。13年延安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低谷走向高峰,最终扭转了中国的乾坤。青年干部要充分汲取延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中延续制胜密码。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如今的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在延安时期,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红歌,一首首荡气回肠的歌响彻延河两畔并传遍全中国,不仅激发了延安军民对延安的情感,更拨动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弦,鼓舞着一批批爱国者奔赴延安,投身抗战。歌曲为什么动人?因为它表达了千百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真挚感情。

  在一首《延安颂》中,奏响“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的忠诚强音。“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延安颂》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青春、是激情,也是坚定信仰。山长水阔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其志。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回答“在抗大应当学习什么”时指出“首先是学一个政治方向”,正是因为我们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新时代青年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在赓续红色血脉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在一首《二月里来》中,奏响“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为民强音。“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二月里来》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质朴、是团结,也是鱼水情深。治国有常,利民为本。1941年,毛泽东了解到延安城西的枣园乡十年九旱、群众吃水困难,便为枣园人民修建了枣园裴庄渠,被人民称为“幸福渠”。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上,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次年在中共七大将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青年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激发“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当,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在一首《南泥湾》中,奏响“不畏浮云遮望眼,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创业强音。“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南泥湾》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喜悦、是激动也是艰苦奋斗。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征。毛泽东身穿粗布补丁衣服作报告,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正是领导人的艰苦朴素才上行下效,让全党形成艰苦朴素的作风。为渡过难关,毛泽东号召生产自救,南泥湾,昔日的荒山野岭,成了“陕北的好江南”。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青年干部要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到基层一线,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在艰苦奋斗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将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中用践行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布人:12371网友lggcim 发布时间:2022-12-15 16:13 收藏 阅读人次:4500

初审:邱莫 编辑:文小汇 责编:亦风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