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鸟雀呼晴,我也背上行囊,离开父母,正式地走向工作岗位。选调生前往基层一线,就如同“初生牛犊”要开始在基层大舞台上“摸爬滚打”。回望这段时间的经历,快步学习、慢步积累、齐步前进是属于我的三种行路方式。
“小孙,快点记一下这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快步行”探索基层工作的“细则”。初到基层,免不了手忙脚乱,填写表格、做月度报表、写会议记录等等,这是在大学校园中从未接触过的,一开始我甚至连打印机都不能熟练使用。面对这样的窘境,我意识到要想快速进入工作状态,跟上村委干部的工作节奏,就必须加快学习脚步。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向领导同事学习业务系统操作,主动请教各类材料写作方法,闲暇之余,还会在互联网上学习各种WPS小技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慢慢地,我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基层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年轻的初任选调生需要时刻保持快步走的拼劲,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
“小孙,不要急,慢慢写。”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慢步行”解锁材料写作的“奥秘”。走上选调岗位,面对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写出优质的文章。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未推荐仅本人可见”,难免会有一些挫败感,但挫败过后,更多的是提起笔奋起直追的迫切。为什么我写文章总是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呢?“多读、多记、多写”,这是领导前辈给的建议,我默默记下,开始我的“小白写作路”。多读是要求我每天在各大平台阅读优质文章;多记就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新颖的观点、优美的句子要及时进行摘抄记录;多写则要在平日里多提笔写文章,各种类型的文章都要尝试,写完之后还要进行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写出一篇好文章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更多的功夫都在日积月累当中,不要急,沉下心,灵感和才思才会装进我们的写作“锦囊”。
“小孙,咱们要有集体荣誉感。”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齐步行”感受团队工作的“温度”。要有集体荣誉感是村书记对我提出的第一个要求,我所在的凤河村村委共有9名村干部,人数不多但面对的工作量却极大。作为初来乍到的选调生“新兵”,我没有任何实际的工作经验,于是日常的一项项工作就成了我的“小课堂”,多多学习同事们处理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我给自己提的要求,只有更快地融入大家、熟悉每个同事,才能更好配合团队工作。记得前几天和同事们一起下队进行征地工作,大家分工合作,多方协调,成功地签署了多份征地合同,在返回村委会的路上,完成一件任务的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我想在未来两年的驻村工作中,我们还会获得一次又一次的集体荣誉感。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年轻的选调生想要甩开“娇”“骄”二字标签,还得从自身出发,三种“行路方式”灵活转变,沉下身子,甩开膀子,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