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学习心得

跟着《县委大院》小林学写材料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委组织部 郑莉

共产党员网来稿 打印 纠错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县委大院》正在热播,我们在看基层干部扎根基层、勇毅奋进的故事外,也能够看到大院之内,生动的公务员职场生态。我们伴着新入职的公务员小林进入县委大院,跟着他一起熟悉大院里的各种处事规则,也可以跟着他一起,通过观摩、取经、思考,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领导讲话稿。剧中,主任给萌新小林安排给县长写在市招商检查评比会上的发言材料,新人遇到大挑战,该怎么办呢?

  “听全”“听清”“听懂”,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去领导办公室的时候,随手带个本子是非常有必要的,人脑有两个局限性,一是反应需要时间,二是容易遗忘。所以,当领导给你传达一项指示、布置一项工作,没有马上理解意图或者记不清楚了都是可能发生的,先在本子上一一记下了,这样一来,假如理解不了的还可以慢慢思考,一时想不起来的还可以反复翻阅,领会领导的意图不跑偏才有了最起码的基础和依据。新人往往还有个不敢发问的毛病,事实上,对没有听清楚或领导表述模糊的地方,一定要第一时间确认,对贯彻意图时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及时提出来,让领导能给予明确答复,只有这样,才能为接下来落实指示打好基础。再接下来,要把领导的指示转化为材料要求,明确材料形成的背景、文体、字数,使用的场合、对象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找齐”“找准”“分类”,素材库提供大帮助。素材如粮草,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草充足,是打胜仗、奏凯歌的前提和关键。写材料不仅仅需要妙笔生花,更在于处处留心、注意积累。一方面,平时坚持党报日读,及时收录精辟论述、新鲜提法、文言古句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资料库,需要写材料时翻一翻,启发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动笔之前,持续收集与本次主题相关的上级文件、领导批示、单位总结、类似材料等,特别注意上一年度或者再上一年度的相关材料,然后对收集素材进行分析、提炼、总结,脑中对于本次材料的框架、结构、主要观点、论述需要的支撑性素材会越来越清晰,下笔往往有如神助。

  “个性”“高度”“实在”,有思想还要炼字句。虽说文无定法,但稿件是枯燥无味还是引人入胜,是空洞无物还是见解独到,不难分出优劣高下。这背后,既有遣词造句、修饰打磨等为文之术的差别,更有格局视野、思维理念等为文之道的不同。真正力透纸背、洞穿世事、直指人心的,是为文者的思想张力和理性魅力。要写好材料,首先要多看多学,熟悉文件要求、领导讲话精神,将其内化为心,成为写材料的思想基础。再次要站稳高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思想上、理论上、内容上、位置上、政策上体现领导和领导机关的水平,这可以通过引述领导相关论断、引述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对标重要战略思想、挖掘历史纵深等等来体现。内容上要以具体的措施、详实的数据、生动的事例来加以充实,同时还要把握材料的个性,如果是讲话稿,还要符合领导个人的说话习惯,这样再在标题、字句上加以注意,一篇合格的材料大致如此。

  “念念”“帮帮”“放放”,错别字一字毁所有。错别字是文章公害之首,这点几乎毋庸置疑。明明已经在立意、标题、内容上用尽洪荒之力,结果一个不小心,出现了错别字,于是几乎前功尽弃。怎么样才能杜绝错别字这样的低级错误呢?首先念一念,大多数人在检查文稿时,习惯扫视,这样速度虽快,其实很难发现错别字,如果把文章大声读出来效果完全不同,不仅能发现错别字,还能将一些看起来正常、读起来拗口的词句也能一并修改。再就是请其他同事帮一帮,有时候自己看了多遍都看不出错误,别人却能一眼识破,多一个人看稿子,就相当于多了一道关卡,出错的概率也会降低。还有就是在交给领导前,先放一放,前期写稿核稿已经耗费了大量精力,基本沉浸到文章的语言和逻辑中去了,等隔天神清气爽再校稿,才能最大限度保证不出错。
发布人:香山秋雪 发布时间:2022-12-16 11:14 收藏 阅读人次:9537

初审:张兵 编辑:礼嘉 责编:文小汇 我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