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在公文写作中至关重要,“问号”“分号”“叹号”“句号”,各有意蕴、各有精彩。步入新时代,年轻干部在基层这篇“大文章”中需巧用标点符号,学习好、锻炼好自己为人民服务的“硬核”技能。
领悟“善学”之道,勤学好问,做“问号式”干部。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未知的风险挑战,如何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斗争“双胜利”,如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刚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来说,每一项工作都重大而陌生,因此绝不能一知半解、不懂装懂,需丢掉“包袱”、抹开面子。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在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抛几个问号。多向书本、互联网抛问号,解答补齐自身工作中遇到的专业短板。多向群众抛问号,主动当群众的“学生”,学说群众话、办群众事,在“家长里短”中学习群众智慧。多向身边业务能手、老同志抛问号,学习改善工作方法,了解在具体行事中该如何把控,在深融基层中逐步完成从“满身书卷气”到“两袖泥土香”的蜕变。
领悟“谋事”之道,条理清晰,做“分号式”干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经常同时接到多个工作任务,如果眉毛胡子一起抓,容易造成解决问题效率低下,推进工作事倍功。事情有轻重之分、主次之别,年轻干部要学会在繁重的工作任务中分清主次,全盘掌握情况,理清内在脉络,把握系统规律,抓住工作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做到既以点带面又不以偏概全、突出重点又能带动全局。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整体思考,掌握系统中各要素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既抓整体,也抓细节,牵住问题“牛鼻子”,善用十个指头“弹钢琴”,特别对重点工作当下该做什么、长远要怎么做、关键需抓哪里做到心中有数、一板一眼,妥善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事业向前发展。
领悟“律己”之道,明理慎独,做“叹号式”干部。年轻干部初到基层历练,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面对诱惑和利益,很可能系错“扣子”,补不上“钙”。任其发展,很有可能会丧失原有的初心,荒废已有的本领,丢弃进步的观念,成为庸碌之材甚至走上历史的对立面。因此,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常掸“思想尘”,常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永葆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慎独慎微,远离低级趣味。始终擦亮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底色、练就“定海神针”般的政治定力,时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处处敬畏党、敬畏人民、敬畏法纪,持之以恒地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绝不打纪律的“擦边球”,不对组织耍“小聪明”,不在私下搞“小动作”,确保思想不滑坡、轨道不偏离,做素质过硬的“答卷人”。
领悟“实干”之道,善始善终,做“句号式”干部。做事“三分钟热度”是年轻干部普遍存在的问题。刚开始时壮志满怀,立志要追求“诗与远方”、大干一番,但是时间一长,特别一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就容易打退堂鼓,甚至滋生出“躺平”“摆烂”情绪,半途而废。年轻干部不仅要有“欲穷千里目”的宏伟志向,更要拿出“更上一层楼”的实际行动,做事做人皆要有始有终。年轻干部要勤于为自己的工作“划句号”,发现问题不迁就、遇到困难不回避、面对责任不推诿,克服知不抵位、识不符职的困境,做到案无积卷、事无过夜。立足岗位把工作一步步推进、一桩桩做实,切实把工作做扎实、做完善,使得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党和人民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