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将音乐与党课融合,这种沉浸式的教学形式新颖、别开生面,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音乐党课结束了,但我还沉浸在嘹亮的红色旋律中。”……这是参加四川省遂宁市直机关“信仰之光”音乐党课后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切心声。全新的表现形式,不同以往的学习感受。“信仰之光”音乐党课创新“花样”,改变传统党课表现形式,采用“讲述+情景再现+视频连线”等方式,将音乐与党课互融,让广大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浸润式接受精神洗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背景】
党课是党组织以授课形式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载体,更是每一位中共党员的“必修课”。然而,在传统的党课教育中,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灌输式”的照本宣科,虽然系统全面,但却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缺点,很难在思想上引发党员的思考和共鸣,实效性相对较差。作为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如何开启新思路、探寻新路径、找到新方法,让广大干部职工期待聆听党课、汲取奋进力量、躬身践行担当,是遂宁市直机关工委一直探索的课题。2021年,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全党上下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创造性的提出了“信仰之光”音乐党课节目,旨在引导广大党员树立坚如磐石的信仰,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辟新的征程。其表现方式主要以具有教育意义的真实事件为题材,通过实物展示、情景再现、艺术还原、当事人讲述等手段,结合多媒体“声、光、影、电”的运用,把观众带入到先进党员的真实内心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教育和洗礼。音乐党课活动得到市委的充分肯定,将其纳入全市建党一百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和全市党员教育工作重点任务。两年来,线下观看3000余人、线上观看30余万人次,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做法】
(一)围绕筹备制作抓“细”抓“深”,精心制定方案,党课更接“地气”。深入调查研究。采取调查问卷、上门走访、座谈交流、随机访谈等方式,针对基层党员在想什么、对党课有什么期待、对举办党课的意见建议方面等进行专题调研,收集到意见建议53条。借鉴典型经验。深入市政府办、市税务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党员教育方式活、途径多、效果好的单位,充分听取他们的方案构思、上课方式、注意事项,同时,借助媒体途径,了解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做法,为节目的精彩呈现拓宽思路。多部门联动。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文联、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遂宁传媒集团,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在工作中找准各自职责定位,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配合,召开工作推进会6次,一次次思想碰撞和精雕细琢下,各方智慧汇集,只为追求更完美的节目。用心打磨细节。脚本写作、历史资料、舞台设计、开场方式、主讲培训、背景视频、道具定制等等,无一不是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节目从一张白纸开始,到完美呈献,凝聚了每个人的心血。
(二)注重教学课堂讲“通”讲“活”,优质打造课程,让党课更有“生气”。课程内容围绕中心大局。2021年,紧扣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史学习教育,讲述了遂宁籍革命先烈旷继勋坚定信仰、伍先华捍卫信仰的故事;2022年,围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疫情防控等热点,讲述了驻村干部积极发挥作用、青年一代在各领域追光前行、白衣执甲逆光而行的故事。表达形式注重恰到好处。节目的出发点是用党课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传播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达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的目的,这就要求节目在不失党课的政治性和严肃性的前提下,兼顾艺术的活泼性和吸引力。讲述人力求权威专业。经反复考量、多方征求意见,最终选定遂宁电视台主播邱栩、朱俊涛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精选行业领域的省市优秀代表、排头兵、带头人讲述本行业的感人瞬间。表现方式力求层次丰富。节目通过“主持人开题+主讲人讲述+情景模拟再现+场内人物采访+场外视频连线+音乐视频助力”等方式,将历史的细节、鲜活的事例、感人的故事与党课互融,让广大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浸润式接受精神洗礼。
(三)突出方式载体有“新”有“形”,释放教学活力,让党课更赋“灵气”。现场模拟“演”。将精彩历史片段搬上讲台,通过模拟当时的人物、场景、话语,将观众带回到那段岁月。舞台上,“志愿军伍先华”为了夺下74号主阵地,抱着炸药包冲进了半截坑道以身殉国的瞬间,场内的观众眼中泪光点点。革命后代“忆”。年过六旬的谭林是革命先烈旷继勋的外孙,节目当天,他受邀来到现场,回忆从小受到外祖父革命精神熏陶的点滴,“他的一生可歌可泣,对共产党的执着追求从未改变,坚韧不拔的精神影响了我的一生!”谭林由衷感叹。当事人现身“讲”。退休老干部黄云良、遂宁市先进工作者熊艳秋、第一书记李承洋等一一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故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要党需要,我愿意献出我的生命!”黄云良动情地说。全场起立“誓”。节目最后,全体党员郑重地举起右手,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会场,震撼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心,让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新时代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信仰和追求。
(四)推进宣传推广扩“点”扩“面”,擦亮品牌名牌,让党课更具“人气”。为充分扩大音乐党课的影响力,更好地教育党员干部,将节目主会场设在我市最大的展播厅,现场1000余名观众沉浸式观看节目,同时,在遂宁市公共频道、“全景遂宁”客户端、遂宁新闻网进行现场直播。组织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培训等方式观看节目录播。积极向省、市主流媒体推送节目实况,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川经瞭望等10余家中省主流媒体纷纷进行刊发转载。“这种全新的党课形式,让我们更能产生共鸣和代入感。”遂宁高新区党政办副主任刘怡说,“音乐谱写初心,歌声传递使命,我将结合本职工作,讲好高新故事,传递高新声音,凝聚高新能量。
【启示】
(一)党员教育要突出政治性。党员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教育引导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第一功能,政治身份是党员的第一身份,党员教育必须突出“政治性”。党课只有注重这一政治属性,才能真正起到增强党员党性观念、提高党员党性修养,促进党员作风转变的作用。党员干部讲好党课,要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摆在党员教育培训最突出的位置,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围绕党的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确定党课内容,确保政治方向不偏、政治立场不移、政治观点准确,使党课突出政治底色、保持初心本色、富有时代特色。
(二)党员教育要要突出针对性。在党员干部的教育过程中,要善用“问题思维”,针对不同领域党组织和党员群体特点,找准找实党员教育突出问题,正确研判问题,切实解决问题。要正视他们的内在需求,发掘他们的内生动力,精确把好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为使学习效果得以实现,就要在注重学习教育的科学性前提下,遵循党员干部的思维规律、学习的接受规律、管理的科学规律,将“第三视角”转换为“第一视角”,打通理论武装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组织创新和价值引导,建立生态完善的“闭环”。
(三)党员教育要突出时代性。要紧扣时代脉搏、把握时局新动向、围绕中心大局,善于选取具有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生活实际,让党员感受到可敬可信的正面典型,让党课保持“鲜味”。要紧扣党员关心的热点话题、事件,找准切入点提升学习兴趣,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不断根据教育需要,制定学习计划,调整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要不断创新党员教育形式,从课堂中走出来,将基层实践与理论讲解相融合,充分利用科技、媒介手段,让新时代党员教育更加鲜活生动、贴近大众,“扬正气”、“冒热气”、有“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