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首页
手机版
欢迎使用手机浏览
组工软件下载
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我的投稿
我的问答
我的自测
先锋文汇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switch_blind!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首页
党建
组工
榜样
服务
互动
课堂
专题
共产党员网
先锋文汇
经验案例
四川巴州:集体经济“破茧”美丽乡村“蝶变”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委组织部 靳曜 唐培俊
共产党员网来稿
分享
打印
纠错
请先登录
x
投稿须知
投稿
微信扫一扫
×
四川省巴中市
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紧靠巴河,幅员3.8平方公里,距主城区35公里。作为脱贫村,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群众收入和幸福指数,顺利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摆在书台村面前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书台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积极盘活撂荒地、低效林地等资源,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集体经济发展助推村庄发展蝶变的新路子。如今的书台村绿植环绕、马路蜿蜒平坦,错落有致的村民新居和成片的果蔬、药材交相辉映。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200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连续5年增长达到11万元。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选准产业、用活政策,点亮发展“前行灯”。
面对主导产业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和村里撂荒地多等现实问题。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通过外出考察、邀请专家实地指导,学习经验、启迪思路。并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坝坝会”等方式,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最终选择中药材、食用菌和优质果蔬种植作为集体经济发展产业。说干就干,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和帮扶单位支持,先后筹集资金150余万元,开垦撂荒地230亩、流转平整土地280亩,种植枳壳510亩。并积极发动村民种植优质果蔬500亩。2022年新建羊肚菌种植基地1个,种植羊肚菌300余亩。
班子齐心、干部带头,当好群众“主心骨”。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书台村“两委”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理念,统筹规划村集体经济发展道路,因地制宜,采取“党建+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依托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紧抓政策机遇,多途径、多模式、多元化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了“输血”变“造血”。2016年,与帮扶单位一起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入股专业合作社,建成村集体经济李子园60亩,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参与,人均每年增收2500余元,村集体每年分红0.8万元。2019年,向组织部门申请村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100万元,鼓励回引党员王茂全投资500余万元,带动周边15户脱贫户57人连片规模种植食用菌40余亩,人均增收1286元,村集体每年分红5.6万元。
健全制度、坚守原则,把稳前行“方向盘”。
集体经济要长期平稳有序发展,机制保障是关键。书台村建立集体经济监督管理机制,成立集体经济理事会、监事会,监督集体经济管理、经营运行、收益分配和法人治理等工作。对集体资产处置、经济项目等重大事项,实行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策。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成效纳入述职评议、绩效考核、评先评优等主要内容,掀起了大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热潮。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度从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20%资金,用于村级公益性岗位工资支付;30%资金分配给受灾户、大病大额支出及突发变故户,50%资金用于水电路网改造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建起了公共活动中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22年,分红总金额达18.3万元,村民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红利,纷纷支持和参与产业发展工作。
“基础牢固,未来可期。下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把村建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新村
。
”书台村党支部书记刘申军信心十足地说。
发布人:
宁静致远
发布时间:2023-3-30 14:17
赞
0
收藏
阅读人次:4366
初审:向阳
编辑:亦风
责编:李一画
我要留言
请先登录
x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有奖调查
使用说明
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4993号-1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