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乡镇青年干部朝气蓬勃,是党和国家基础性事业的生力军。广大乡镇青年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握青春韶华,珍惜基层经历,在基层沃土火热实践,始终胸怀理想脚踏实地,不断磨炼本领善作善成,坚持吃苦奋斗干出实绩,奏响青春与基层“交谊舞曲”。
奏响始终如一的理想“序章”,让青春与基层在一曲“华尔兹”中浪漫邂逅。当下,许多年轻人怀着满腔热情进入体制,却因基层条件艰苦逐渐冷却激情,失去理想信念,想着“逃离”基层,“向往”机关。基层本就不是休闲处,基层工作好比“苦药”但能帮助干部增强“体质”、补足“精神之钙”。其实,习近平总书记年轻初入黄土地时也曾感到彷徨、迷惘,但七年时间里他选择坚守理想信念,始终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最终在基层砥砺成长,筑牢人生目标。乡镇青年干部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主动走向基层的同时牢牢把握不怕吃苦、根植农村的革命精神,不断提升自我,将个人理想与乡村振兴事业融合起来,让理想永驻基层,把青春献给人民。
奏响独当多面的能力“间奏”,让青春与基层在一曲“桑巴”中热情碰撞。基层工作复杂多变,需应对各种情况、各类人群,乡镇青年干部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把工作落实,让群众满意。如民政工作,服务群体涉及老弱病残军等,特别考验干部能力,对老年群体要耐心、对未成年群体要关心、对弱势残疾群体要贴心,对不熟政策和电脑操作的村干要有师心。为此,乡镇青年干部不仅要炼精练透“看家本领”,也要争当勇当“多把刷子”,做到对群众办事讲方法、对村干培训有技巧、对上级下达懂执行,才能协同村干把群众的事情办到群众心坎里。只有争做“能干型”“多面手”干部,在基层“独当多面”,才算是真正的“扎根”基层。
奏响不务空名的实干“尾音”,让青春与基层在一曲“探戈”中相辅相成。从“文山会海”“政绩工程”等形式主义,到“脱虚向实”“基层减负”等创新政策,党对基层建设提出更实际的要求。乡镇工作贴近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是乡镇干部最本质的事。乡镇青年干部要践行好“群众路线”“办好实事”,多“走、看、听、问”,掌握一手民情,多“学、想、协、干”,干出优异成绩。不仅要深入群众家中,真切看到群众难处,问明群众需求,还要切实把握惠民政策,联同村干找到“最优解”,为群众办出“满意事”。乡镇青年干部要坚持弘扬实事求是的传统作风,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为基层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绽放青春“绚丽花”,开出人生“实干果”,不负党和人民,不负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