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的傍晚略显微凉,街道两旁熙熙攘攘的毕业生拖着行李从我身边经过,频频回望那年轻的男男女女,仿佛看到了年少的自己,数了数日子,毕业已经第十年。细细回望来时路,思绪万千,从田间地头到机关大楼,从懵懂无知的年少学子到略懂一二的青年干部,每一个脚印都有着独特的青春印记,有过酸甜苦辣,有过少不更事的软弱和倔强,更多的是在变与不变中蜕变和成长。
从“稚气”到“地气”,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坚定信仰。从“桃李年华”到“而立之年”,九年来,书本中从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视死如归到江竹筠“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的坚定无畏,再到刘胡兰“砍头只当风吹帽”的永生绝唱……现实中,从疫情来袭时党员干部“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的坚定决心,到汛情严峻时党员干部与洪峰较量、与风雨搏击时的无畏担当,再到脱贫攻坚战上无数的基层工作者共同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种种榜样的力量不断浸润着我的为民初心和坚定信仰。在种种榜样的熏染中不断成长,学着他们的样子在大是大非面前把忠诚于党刻入灵魂深处,融进血脉骨骼,写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信念、“不负韶华行且知”的政治自觉写满每一站的青春印记;未来要依旧保持清醒认识,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提升人生之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从“田地间”到“机关门”,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挺膺担当。九年的基层岁月,我看到的是身边干部在田间地头踱方步,不论寒冬酷暑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满满热情;看到的是防汛救灾中基层干部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不懈干劲;看到的是临近退休的优秀前辈依旧勤勤恳恳扎实工作确保“事经我手请放心”的优良作风。群众满意的笑容和感谢的言语,让我深刻认识到“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作为青年干部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顽强斗志,“逆水行舟、奋楫而上”的不屈意志,时刻牢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鼓足“步履不歇、奋斗不止”的干劲,铆足“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要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常历“风吹浪打”,耐住“严寒酷暑”,多捧“烫手山芋”,练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敢闯敢试的魄力,锤炼担当作为的硬脊梁,主动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中锤炼作风,在矛盾旋涡中劈波斩浪,在严峻考验中涅槃重生,真正做到不怕事、不避事、能干事。
从“弱冠”到“而立”,变的是阅历,不变的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正作风。“勤者,政治所要,廉者,政之本也”,勤廉是从政之要、为政之本。勤政和廉政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密不可分。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勤政与廉政要平衡运用,不厚此薄彼,才能真正为民服务。九年来,看到身边人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的生动案例,经历过清清爽爽的同事关系和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作风的力量可以传导为精神的力量,作风的精进可以融合为人心的精进。正人必先正己,打铁必须自身硬。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要上好“清正廉洁”的作风课,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复杂形势中保持清醒头脑,用正气筑起防火墙,以党章党纪扎紧安全带,常念政治纪律紧箍咒,从内心深处抵挡住腐败诱惑,永葆人民公仆的本色。
落笔写下年华,那一页页泛黄的记忆里,是我和我们的青春印记。我相信,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未来的征程中,不忘心中的“变与不变”,让信仰沸腾青春干劲,让担当丰盈青春底气,让廉洁绘上青春底色。